咸阳作为秦国的都城,历经了秦孝公、秦武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以及秦始皇、秦二世两帝,达144年之久。

在这期间,古咸阳治所在今咸阳城东约10公里的窰店,其范围不断扩大,尤其到了秦始皇时期,秦都咸阳跨今咸阳、西安两市。大量的宫殿建在了渭河南岸,这一区域为秦时设置的长安乡之内。包括章台宫、兴乐宫、六英宫、华阳宫、长安宫、信宫、甘泉宫(南宫)和 阿房宫 (未建成)。

这些宫殿所建区域,与汉唐长安、今西安城重叠。这些宫殿的建造不仅展示了秦帝国的强大国力,也标志着咸阳作为都城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汉长安城是在秦咸阳城的南半部分建立的,长安城二字的由来,也缘源于秦长安乡之名。具体来说,汉长安城的未央宫就建在秦章台宫的原址上。刘邦夺得天下后,修缮了秦朝的兴乐宫并将其改为长乐宫,同时在秦章台宫的基础上建未央宫。

秦咸阳城横跨渭河两岸,渭河北岸的部分后来成为了咸阳县、咸阳市,而渭河南岸的部分则保留在西安市。秦咸阳城是秦国到统一秦王朝的都城遗址,见证了秦从方国、王国到帝国的重要发展历程。长安城最初由几座宫殿发展起来,后来逐渐扩建为一座数十万人聚居的雄城。
宋、元、明、清,咸阳设县或分县、郡治,均隶属西安府所辖。

现在的咸阳市和西安市分别对应秦咸阳城的南北两部分。1983年后,咸阳独立成为地级市,渭河北岸的部分属于咸阳市,渭河南岸的部分属于西安市。秦咸阳城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是研究中国都城规划史、中国古代建筑史等的重要遗址。

(今西安与咸阳隔河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