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血脉——党史军史上的今天,1月4日,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共克时艰,光复汉城

红色血脉——党史军史上的今天,1月4日,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共克时艰,光复汉城"/

1月4日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对这一天的简要回顾:
1951年1月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在朝鲜战争中取得了一次重要的胜利,他们共同占领了朝鲜首都汉城(现称首尔)。这一事件标志着朝鲜战争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朝鲜战争爆发于1950年6月25日,是朝鲜半岛历史上的重要冲突,也是冷战期间的一场重要战争。战争初期,朝鲜人民军在苏联的支持下迅速向南推进,甚至一度逼近韩国首都汉城。然而,随着联合国军的介入,特别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参战,朝鲜人民军的攻势受到了遏制。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总司令员的指挥下进入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经过一系列激烈的战斗,1951年初,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开始反攻,逐步收复失地。
1月4日,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占领汉城,这一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朝鲜人民和志愿军士兵的士气,同时也对联合国军造成了心理上的打击。此后,双方在汉江流域附近展开了长达几个月的拉锯战,直到1953年7月27日签署停战协定,朝鲜战争才正式结束。
汉城的占领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在朝鲜战争中取得的重大军事胜利之一,也是红色血脉和抗美援朝精神的重要体现。

相关内容:

来源:新华社

抗美援朝战争经过第一、第二次战役,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队被打回到三八线,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发起第三次战役,在中朝联合司令部统一指挥下,展开了大规模进攻作战。1951年1月4日,志愿军和人民军乘胜扩大战果,展开战役追击,占领汉城。

抗美援朝战争第三次战役的胜利,粉碎了所谓“联合国军”固守三八线既设阵地、整顿败局、准备再犯的企图,大大加深了美国及其盟国的失败情绪,进一步扩大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在国际上的影响。

监制:刘绍勇 张军 阎涛 李学勇

制片人:张宋红 赵立新

历史顾问:肖裕声 杨冬权 黄如军 杨贵华 温瑞茂 岳思平 徐占权 张海

卢勇 刘波

学术指导:宫九波 丁伟 陈传刚 李平 陈政举 齐贤德 刘一舟 郭慧 刘鹏 李雷波

统筹:许虎 侯晓敏 刘袁媛 梁必欣 边彦 李沛 孙一

执行制片人:张淑惠 董立方

动画:刘思录 刘奕萌

解说:邱浩 谷松 董非 王喆

联合制作: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

解放军文化艺术中心

解放军党史军史研究中心

新华社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 )

新华社解放军分社

发布于 2025-07-05 13:14
收藏
1
上一篇:韩国“去中国化”的代价,汉城更名首尔,多年后悔不当初 下一篇:05年韩国改称“汉城”为首尔,全球独中国被要求修改称呼背后的原因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