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滕王阁匾额楹联文化解析,千年古韵的智慧凝眸

南昌滕王阁匾额楹联文化解析,千年古韵的智慧凝眸"/

南昌滕王阁是中国著名的古建筑,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赣江边,始建于唐朝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被封为滕王而得名。滕王阁以其宏伟的建筑、优美的景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遐迩。以下是对滕王阁匾额和楹联的解析:
1. "匾额:"
- "“滕王阁”三字匾额:" 这是滕王阁的正名,由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所书。颜真卿的书法雄浑大气,这三字匾额更是气势磅礴,凸显了滕王阁的庄严与雄伟。
2. "楹联:"
- "上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副楹联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上联描绘了滕王阁下赣江的壮阔景色,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与长天一色,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滕王阁的美丽风光。
- "下联:“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这副楹联同样出自《滕王阁序》。下联描绘了渔舟在晚霞中唱晚歌,回声在彭蠡湖边久久回荡,生动地展现了滕王阁附近的

相关内容:

匾额楹联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文化形式,其中匾额是指悬置于门楣之上的题字牌,楹联是指门两侧柱上的竖牌。它们通常由木制或石制,其内容有的是引用前人已有的现成诗句,或略作变通,还有一些是即兴创作的。匾额与楹联能够陶冶情操,抒发胸臆,还能够起到点景的作用。

匾额楹联是一种集诗文、书法、建筑、文化于一体的一种艺术形式,以浓缩的形式、凝练的语言、丰富的义理、隽永的情感,对建筑有画龙点睛的意义。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匾额楹联往往被用来装饰书房、寺庙、园林等,以其精美的书法和深远的寓意,给人们带来审美上的享受和文化上的熏陶。

滕王阁

滕王阁匾额少则两三字,多则四五字,五字以上的尚未发现。在滕王阁主阁正面(东面)共有四块匾额,分别是位于正阁一檐下的“瑰伟绝特”;正阁二檐下的“江山入座”;正阁三檐下的“东引瓯越”;正阁顶檐下的“滕王阁”。

瑰伟绝特

正阁一檐:瑰伟绝特,是唐代书法家怀素的狂草书法,被誉为“天下第一草书匾”。这四个字高度概括了滕王阁的独特之处,它取自于韩愈的诗句“余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因此,滕王阁就有了“西江第一楼”的美誉。

江山入座

正阁二檐:江山入座,系清顺治名臣兵部尚书蔡士英重修滕王阁时所拟匾额,指登上滕王阁,江山一览无遗。

东引瓯越

正阁三檐:“东引瓯越”,是唐代褚遂良的书法。出自“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描述的是豫章(古南昌名)的地理位置,东临瓯越(古越地,即今浙江地区)。

滕王阁

滕王阁正阁顶檐下的蓝底牌匾“滕王阁”三个大字,为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所书,由碑刻拓印放大镌刻而成。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布于 2025-07-05 07:44
收藏
1
上一篇:年少才高的初唐四杰,风华绝代的文坛翘楚 下一篇:美哉!滕王阁,一篇散文颂赞古典建筑之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