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桂堂老山门
所谓三解脱门,即三种进入解脱自在境界的智门:一、空解脱门 谓观一切法皆从因缘和合而生,自性本空,无我、我所,故于诸法能得自在。二、无相解脱门 谓既知一切法空故,观男女一异等相实不可得,若能如是通达诸法无相,即得自在。三、无作解脱门 无作又云无愿,谓若知一切法无相,则于三界无所愿求;若无愿求,则不造作生死之业;若无生死之业,即无果报之苦,而得自在。当我们由山门进到寺院,即是象征着从世俗转入菩提之道,可超凡入圣,转迷为悟。学佛者进入寺院,应将习气留在山门之外,潜心修行。如果我们希望从烦恼、痛苦、业障的束缚中得到解脱,就必须亲自修行体证空、无相、无愿。

南岳衡山远眺福严寺
此外,三门也可以表示智慧、慈悲、方便,三种解脱烦恼的法门,或表示信、解、行的三个修行阶段。我们去到不同的寺院,会发现山门在不同丛林中存在为不同形式:有的寺院单独建有山门殿,内有两大密迹金刚(手持金刚杵警卫佛菩萨的夜义神),世间俗称“哼哈二将”,这是封神演义小说中的戏言,不足为据;有的或山门建在山路转角甚至山势起处,与寺院之间有一定距离;也有的山门与天王殿合而为一,未设独立山门。当我们参访寺院,遇到这些不同的情况时,也无须惊讶。
图片来源丨十愿百科
摄影丨妙传、重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