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西藏繁荣昌盛的基石与动力
是的,民族团结是西藏发展的坚实基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西藏自治区始终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原则,积极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西藏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民族团结这一重要基石。
民族团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政治团结:西藏自治区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行径。
2. 经济团结:西藏自治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实现共同繁荣。
3. 文化团结:西藏自治区积极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挖掘民族文化资源,促进各民族文化交融发展。
4. 社会团结:西藏自治区加强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
5. 生态团结:西藏自治区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总之,民族团结是西藏发展的坚实基础。在今后的工作中,西藏自治区将继续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贡献力量。
相关内容:
作者:陈 曦
吉汝村,位于日喀则市岗巴县岗巴镇。这个总人口仅500余人的小村子,平均海拔5050米,离中印边境线直线距离5公里,有7处通外山口,被称为“中印边境第一村”。
然而,这个村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民族团结示范村”。民族团结,不仅体现在一块块标牌、一句句口号,更体现在每个村民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下意识的细节。因此,在吉汝村,流传着很多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的佳话。
在西藏,像吉汝村这样的“民族团结示范村”还有很多。民族团结,是西藏发展的命脉,也是西藏发展的坚实基础。
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没有团结和谐的内部环境,就没有发展进步的基础条件,而普通百姓也时时遵循“家和万事兴”的祖训。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西藏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各民族加深交往交流交融,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民族团结乐章,留下了一段段生动的民族团结的佳话,创造了一个个繁荣发展的奇迹。各个民族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逐步形成了水乳交融、血浓于水的民族关系。因此,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实现各民族大团结的法宝,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大方向。
处在新时代的巨大历史机遇期,西藏的发展更离不开各民族团结互助的内部环境。
在刚刚召开的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西藏工作必须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眼点和着力点。这就找到了解决西藏发展问题的金钥匙,也为西藏的发展绘就了蓝图,指明了方向。
今年5月1日施行的《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为西藏全面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西藏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继续讲吉汝村的故事。村支书普布索朗说,现在到边境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他们大都是从内地来的各族同胞。县上正在规划这里的旅游发展产业,比如酒店、餐饮、交通、文化娱乐等,让内地来的各民族兄弟,到了这里来就像到了家里一样温暖、舒适、放心。到那时,这里的旅游产业就兴旺起来了,村民的收入自然就增加了。
在村支书看来,大家团结友好了,地区稳定和谐了,凭着边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旅游的人自然就多了,生意也就好了。民族团结与发展的关系,就这么简单。
就整个西藏而言,民族团结与发展的关系,又何尝不是这么简单的道理呢。(陈 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