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一座桥的距离”,探讨湖北黄冈与鄂州合并的可能性

跨越“一座桥的距离”,探讨湖北黄冈与鄂州合并的可能性"/

这个问题很有趣,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
1. "地理距离:" 黄冈市和鄂州市虽然地理位置相近,都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中游南岸,且鄂州市大部分区域被长江环绕。它们之间的直线距离不算特别远。 "但是," 它们之间隔了一条宽阔的长江。连接两地的主要通道就是长江上的桥梁,例如"鄂黄长江大桥"(连接鄂州黄冈)和"杨泗港长江大桥"(离鄂州不远,连接武汉,黄冈方向也有连接线)。 所以,说它们“隔江相望”或者“一桥之隔”是准确的。用“一座桥的距离”来形容它们的空间关系是形象且贴切的。
2. "行政合并:" "黄冈市"和"鄂州市"是"两个独立的行政区划",同属于湖北省。它们各自有自己的市政府、行政区划代码、历史文化和行政管理体系。 在中国现行的行政区划管理体系下,将两个地级市(黄冈是地级市,鄂州是省直辖县级市,但实际享受地级市待遇)合并,是一个"极其重大且复杂"的政治和行政决策。这涉及到: 法律法规的修订(需要国务院批准,可能涉及宪法修改)。 庞大人口、土地、资源的重新整合。

相关内容:

有这么一个现象,两个城市的主城区距离非常近。比如山西的太原与晋中,陕西的西安与咸阳,甘肃的酒泉与嘉峪关等。还有一对城市的主城区距离更近,只隔了一座约1100米的长江大桥,就是湖北的黄冈与鄂州。

长江在这里有一个直角拐弯,东北岸是黄冈,西南岸是鄂州,通过鄂黄长江大桥相连。

【黄冈】

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部,地处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面积1.75万平方千米(17457.20平方千米)。

黄冈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地势自北向南逐渐倾斜,东北部为大别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最高峰为天堂寨主峰,海拔1729.13米。中部为丘陵区,海拔多在 300 米以下,高低起伏,谷宽丘广,冲、垅、塝、畈交错。南部为狭长的平原湖区,海拔高度在10-30米,河港、湖泊交织。

黄州禹王城略成呈长方形,南北长1280-1420米,东西宽610-740米,面积约1.5平方千米。禹王城西南城角有一座“望夫墩”,城外有护城河,城北3千米有汪家冲墓葬群(春秋战国、秦、汉)。

黄冈常住人口710万(2000年)、616万(2010年)、588万(2020年)、579万(2024年),逐年下降。

【鄂州】

鄂州位于湖北省东部,地处长江中游南岸,面积1594平方千米,是湖北最小的地级市。

鄂州主要位于江汉平原湖区,湖泊众多,地势平坦,只有东南部为幕阜山余脉。鄂州最高点为四峰山,海拔485.8米,最低点为梁子湖,海拔11.7米。

鄂州常住人口约102万(2000年)、105万(2010年)、108万(2020年)、107万(2024年),已经出现拐点,正缓慢减少。

【鄂州并入黄冈还是武汉?】

鄂州面积太小,人口也不多,作为地级市有些单薄。有一种声音:黄冈大而鄂州小,两市的主城区又只有一江之隔,不如合并,把黄冈和鄂州打造成为第二个武汉三镇。

黄冈和鄂州是一水之隔的邻居,黄冈面积1.75万平方千米,鄂州面积1596平方千米,相差不止十倍。黄冈人口579万(2024年),鄂州人口107万(2024年),相差五六倍。如果鄂州并入黄冈,两地合力,可能会发展得更好。

不过从历史上看,黄冈和鄂州这一带一直以长江为界,比如宋朝时黄冈是淮南西路黄州的首府,鄂州(当时称武昌)和今武汉长江以南部分同属荆湖北路的鄂州;元朝时黄冈是黄州路的首府,鄂州(当时称武昌)和今武汉长江以南部分属武昌路;明清时黄冈是黄州府的首府,鄂州(当时称武昌)和今武汉长江以南部分同属武昌府。

从历史看,鄂州一千多年来,都与武汉同属一个行政区划,与黄冈反而疏远。鄂州的面积和人口,作为一个地级市确实比较单薄,但从鄂州的历史来看,并入武汉的可能性或许更大。而且湖北简称“鄂”,鄂州并入武汉,从文化上看也是合理的。

发布于 2025-10-17 09:57
收藏
1
上一篇:四席领跑,解码黄冈,揭秘湖北十大长江文脉地标中的文化基因与长江文脉高地崛起之路 下一篇:黄冈地名由来之谜,两种说法,哪种更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