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角自然脱落之谜,为何人类偏爱割鹿茸而非拾遗?

鹿角自然脱落之谜,为何人类偏爱割鹿茸而非拾遗?"/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它涉及到生物学、经济和可持续性等多个层面。简单来说,人类割鹿茸而不是捡拾脱落鹿角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脱落鹿角的质量和完整性难以保证:" "自然断裂和损坏:" 鹿角在自然脱落过程中,尤其是在地面摩擦或被其他动物碰撞时,很容易断裂成很多不规则的碎片。想要获得完整、形状规整、适合使用的鹿角非常困难。 "生长不均:" 即使是完整脱落的鹿角,其生长也可能不规整,有瑕疵,或者两边的尺寸、形状不对称,无法满足药用或工艺品制作的要求。
2. "鹿茸是生长中的角,价值最高:" "药用价值:" 传统中医认为,鹿茸最具药用价值的是在生长初期,即带茸毛、尚未骨化的部分(即“茸头”或“大补”部分)。一旦鹿角完全骨化(脱茸后),其药效成分会发生变化或减少。捡拾的已脱落的鹿角主要是骨化的部分,药效远不如生长中的茸。 "经济价值:" 生长中的鹿茸,尤其是带血线的“血茸”,经济价值非常高。割取的鹿茸可以按整支、按斤称重出售,而捡拾的碎片价值极低。
3. "可持续性和控制性

相关内容:

自古以来鹿茸都是一道名贵的中药材,然而我们知道,鹿茸是鹿身上的一个器官,采割鹿茸时,鹿会感到疼痛吗?

鹿角

如果你对梅花鹿比较关注,你会发现只有雄性梅花鹿才有鹿角,雌性梅花鹿没有鹿角。主要的原因就是鹿角对于鹿的生存而言并不是必需品,而是雄性为了争夺雌性交配权的武器。

每年交配季节来临之前,雄性头上就会开始生长鹿角,此时的鹿角血管丰富,还没有骨化,所以被称之为“鹿茸”。

等到完全骨化之后,就是我们看到的鹿角。在交配期时,雄性为了争夺雌性的交配权,会利用鹿角进行打架,但是鹿类的鹿角结构非常复杂,打架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导致两头雄性鹿角相互缠绕,难以解开。

此时对于鹿而言就非常危险,因为难以解开鹿角,就意味着它们难以看清周围环境,也难以觅食。很可能会遭遇野兽的攻击。

即使没有野兽,鹿也难以存活。首先死亡的是体型较为瘦弱的雄鹿,强壮的雄鹿可以依靠自身的能量储备多活一段时间。

当其中一头鹿死亡之后,鹿的遗骸将会腐烂,此时幸存的一方有可能会通过大力甩动的方式,将对方的头颅从遗骸上甩开,然后带着对方的头颅游荡、觅食。

曾经有人就拍摄到,在雪地里,一头雄鹿头上挂着一个已经死亡的雄性头颅。如果该雄鹿能够存活一定的时间,它的鹿角就会自然脱落,到时就能够摆脱已经死亡的雄鹿头颅。

其实雄鹿的鹿角每年都会脱落,而且第二年还会再次长出来。但是自然脱落的鹿角没有药用价值,我们平时所提到的鹿茸,其实有着严格的生长要求。

鹿茸

我们知道,鹿茸是按照重量来收费的,既然如此,那是不是越大的鹿茸越好呢?其实并非如此,最好的鹿茸是二杠鹿茸,所谓的二杠鹿茸是指鹿茸只有两个分叉,对应的往往是生长60天以内的鹿茸。

等到鹿茸变成三个分叉时,就被称之为三杠鹿茸,品质比二杠鹿茸稍差。

当鹿茸长成时,养殖户通常会先用麻醉剂将其麻醉,然后在鹿茸的底部绑上一个绳子,这是因为此时的鹿茸中有丰富的血管,采割鹿茸会导致鹿失血,绑上绳子有助于减少出血量。

之后人们会用采割鹿茸的工具进行采割鹿茸,此时的鹿茸非常软,几乎不费什么力气就能够采割,采割的过程中,农户还会在鹿茸底部放一个盆子,接住鹿茸留下来的血。

采割鹿茸完成之后,人们会将鹿茸倒立放置,以免鹿茸内的血液流出。之后养殖户会在鹿的鹿茸生长座上敷上药粉,帮助鹿止血以及预防感染。

鹿在麻醉醒来后,会感到一些疼痛,不过在3-7天的恢复之后,就会恢复如初。

事实上,现如今采割鹿茸已经尽最大可能在减少鹿的痛苦,而古代时人们采割鹿茸则会使鹿非常疼痛。

采割鹿茸对鹿有好处?

事实上,鹿没了鹿角仍旧可以生存,这一点从母鹿没有鹿角就能够看出,它们和雄性的生存环境完全一样,面临的生存压力也大小相同,但是母鹿没有鹿角也没有灭绝。

雄性虽然有鹿角,但是有一些鹿为了获得雌性的交配权,开始内卷了起来,简单来说就是鹿角越来越大。

而鹿角会占用较多的钙质,这也导致鹿角的生长会造成雄性骨质疏松,身体缺钙。另一方面,较大的鹿角也会造成鹿抬头、低头非常不方便,再加上鹿角又非常容易挂上东西,加重鹿的负担,所以采割鹿角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能够减轻鹿的负担。

只不过,野生鹿需要头上的角来获取雌性交配权,而且采割野生鹿茸将可能会导致对方因为疼痛而被食肉动物捕获,亦或者伤口感染而死亡,对鹿的生存非常不利,所以只有人工饲养环境下的鹿茸才能够被采割,野生鹿禁止采割鹿茸。

野生鹿的鹿角每年也会自然脱落,只不过自然脱落的鹿角并不是鹿茸,没有药用价值。

发布于 2025-10-12 10:43
收藏
1
上一篇:带你轻松识别鹿角,掌握关键特征,一眼辨真伪 下一篇:农村集市神秘消失的鹿角虎骨,廉价售卖之谜,真伪难辨背后的原因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