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宁夏银川,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或许是贺兰山的巍峨、沙湖的碧波,但在这片承载着千年丝路文明的土地上,还藏着四座历经时光沉淀的古镇,今天我就带大家一一解锁这四大名镇,看看你打卡过几个,又有哪些故事藏在它们的青砖黛瓦间。


第一座要聊的,便是有着 “宁夏第一镇” 之称的镇北堡镇。如果你是影视迷,对这个名字一定不陌生 —— 这里不仅是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更是无数经典影视作品的诞生地。镇北堡镇的历史,要从明代说起。明弘治年间,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朝廷在此修建了两座军事堡垒,分别名为 “镇北堡” 和 “镇南堡”,后来随着时间推移,镇南堡逐渐荒废,镇北堡则因地理位置重要得以留存,慢慢从军事要塞演变为村落,最终发展成如今的古镇模样。

走进镇北堡镇,最让人震撼的便是那些保留完好的夯土城墙 —— 黄褐色的墙体在阳光下泛着古朴的光泽,墙面上深浅不一的孔洞,既是岁月侵蚀的痕迹,也藏着当年戍边将士的故事。这里最出名的,当属镇北堡西部影城,很多人不知道,《大话西游》里紫霞仙子与至尊宝对视的城楼、《红高粱》里九儿酿酒的作坊,都取景于此。

除了影视情怀,镇北堡镇的民俗文化也值得细细品味。每年春节前后,这里会举办 “民俗文化节”,当地人会穿上传统服饰,表演舞龙舞狮、踩高跷、扭秧歌,还会现场制作糖画、剪纸、刺绣等手工艺品。

离开镇北堡,我们再来说说第二座名镇 ——掌政镇。如果说镇北堡是 “影视古镇”,那掌政镇就是 “水乡古镇”,它打破了很多人对西北 “干旱少水” 的印象,因靠近黄河,这里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有着 “塞上江南” 的独特风貌。掌政镇的名字由来也很有意思,相传清代康熙年间,一位名叫 “掌政” 的官员在此主持修建水利工程,引黄河水灌溉农田,让原本贫瘠的土地变成了良田,当地人为了纪念他,便将这里命名为 “掌政镇”。

如今的掌政镇,依旧保留着完善的水利设施,其中最有名的当属 “汉延渠”—— 这条修建于汉代的古渠,至今仍在滋养着周边的农田,是掌政镇 “塞上江南” 风貌的重要见证。

掌政镇的 “水乡风情” 还体现在它的特色产业上。这里的稻田养鱼、稻田养蟹技术十分成熟,每年秋天,都是丰收的季节。如果你秋天来掌政镇,一定要体验 “稻田抓蟹” 的乐趣。

除了自然风光和美食,掌政镇的红色文化也值得一提。这里有 “宁夏工委纪念馆”,馆内收藏了大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珍贵文物,记录了宁夏地下党组织在艰苦环境中开展革命工作的历程。

接下来要介绍的第三座名镇,是位于银川市西夏区的兴泾镇。与前两座古镇不同,兴泾镇有着浓厚的回族文化氛围,是宁夏回族风情的重要展示地。

走进兴泾镇,最显眼的就是那些具有回族特色的建筑 —— 房屋的屋顶多为绿色,门窗上雕刻着精美的伊斯兰花纹,街角的清真寺尖顶高耸,顶端的新月标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兴泾镇的回族美食更是不容错过。这里的 “手抓羊肉” 堪称一绝 —— 选用宁夏本地的滩羊,肉质细嫩,没有膻味,用清水煮熟后,蘸上当地特制的椒盐,入口鲜香,让人回味无穷。

最后要聊的第四座名镇,是望远镇。或许在四大名镇中,望远镇的 “古镇” 气息不算最浓厚,但它却是银川最具活力的镇之一,有着 “银川南大门” 的称号。


望远镇最有名的,当属 “望远现代农业产业园”。这里是宁夏现代农业的示范基地,种植了草莓、葡萄、番茄、黄瓜等多种蔬菜水果,采用温室大棚和滴灌技术,不仅产量高,品质也十分优良。

除了现代农业,望远镇的 “古镇遗迹” 也值得一看。这里有一座 “李俊塔”,又名 “多宝塔”,修建于西夏时期,是宁夏现存最古老的佛塔之一。李俊塔高约 45 米,塔身由砖石砌成,共有 13 层,每层都有精美的雕刻,虽然历经千年风雨,有些雕刻已经模糊,但依旧能看出当年的精湛工艺。

傍晚时分,望远镇的街头开始热闹起来。镇上的 “望远美食街” 灯火通明,各种小吃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 —— 烤串、麻辣烫、凉皮、肉夹馍,既有西北特色,也有各地风味。

以上就是银川的四大名镇 —— 镇北堡镇的影视情怀、掌政镇的水乡风貌、兴泾镇的回族风情、望远镇的现代活力,每一座都有着独特的魅力,每一座都值得你专程前来打卡。

看到这里,你最想去哪一座?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你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