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雨中迎秋分,北京入秋速降之谜,为何“一下就凉了”?
您好!您观察到的北京入秋后“一下就凉了”的现象,是非常符合气候规律的。这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关键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 "冷空气活动增强(最主要原因):"
"季节转换:" 秋季是冷暖气团交替频繁的季节。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北方的冷空气获得加强,并且更容易向南侵入。当强冷空气快速南下时,会迅速驱散原有的暖湿空气,导致气温急剧下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降温”或“速降”。
"高压脊与低压槽:" 北京的气温变化与大气环流形势密切相关。当控制北京的高压脊(暖性高压)被切断,或者有强烈的低压槽(冷性低压)东移控制北京时,就会带来明显的降温过程。冷空气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在移动过程中会下沉、增温(绝热增温),相对的暖空气被抬升、冷却(绝热冷却),从而形成显著的降温。
2. "昼夜温差增大:"
"太阳辐射减弱:" 秋季太阳高度角开始显著降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总量减少,白天的升温能力减弱。
"地面热量损失加快:" 同时,地表在一天中(尤其是夜间)向天空的辐射散热能力仍然较强,而白天的增温过程减缓,导致夜间降温幅度加大。因此,
相关内容:
今天,市气象局已官宣北京今年入秋时间为9月13日,与常年持平,但是2020年以来最早的一年。
入秋以后,京城的气温变化也比较明显,不少市民纷纷感叹“怎么今年一下就凉了”,尤其是早晚时分,恨不得已经需要穿上有一定厚度的外套了。
记者从市气候中心了解到,今年9月1日至16日,北京观象台日平均气温总体偏高,比常年同期(1991年至2020年)偏高1.7℃。而在较强冷空气的影响下,从9月17日之后京城气温开始明显下降,17日至20日日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1.3℃,期间日最低气温在48小时内降低了9℃(9月16日至18日),18日降到了10.9℃。此外,9月18日的最高气温还有26.7℃,到了19日就降至23.7℃了,降幅明显。
明天将迎来秋分节气,此后白昼渐短,黑夜渐长,秋高气爽的天气特点也将越来越明显。根据市气象台预报,明天白天有高空槽过境,北京大部分地区有阵雨或雷阵雨,气温有所下降,预计白天最高气温继续下跌,仅21℃,大家外出注意添衣保暖、雨具随身。
另外,从目前的气象资料来看,本周六冷空气将再度登场,可能还会给北京带来弱降雨,还请大家及时关注临近预报信息,做好防范。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骆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