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云上

余生如水,明明期待着温暖相随,却在许多深夜里,被寒凉包围。
人为什么心会寒?不是大雪初降,不是秋风掠面,而是在走过的路上,目睹了天地间的冷与暖、善与恶。
有人说,人到中年,心会越来越柔软。可时间久了,见惯了别离、误解和背叛,爱与温柔被一点点消耗,心头那盏烛火,仿佛也在瑟缩中微微发抖。
年轻时,我们以为天宽地阔,有无数热忱可以挥洒。父母在身旁,孩子环膝,事业的风正劲。多少个晨曦,我们奔前赶后,只为让这座家更踏实温暖。可渐渐地,亲友故去、知己各奔东西,生活的枝头终也枯黄。于是明白,所谓沧桑,不过是眼睁睁看着温度流失,却无力挽留。
苏东坡曾言:“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人生本是一场孤独的行走。再盛大的宴席也会冷清,再浓的情也有淡时。时光深处,谁不曾满怀希望来,又带着遗憾归?
心为何生寒?因为真心被辜负,因为温情被冷落。你把手伸给别人,不一定能握到暖意。有时,是那些最亲的人,无意间投来的冷语、淡漠,把人与人之间的桥梁冻裂。渐渐地,疲惫裹挟着我们走进岁月深处,热情也变得小心翼翼。
中老年的日子,如黄昏后的余晖,美得安静,也夹杂着一缕忧伤。幸好,还有许多美好,不曾被忘记。孙儿奶声奶气的呼唤,旧友偶尔的相聚,或者是冬日阳光穿窗而入,那些简单的温柔,都让人珍惜。只是,愿望越单纯,心门便锁得越紧,要等那特别的人、特别的事物来敲门,才能再度打开。
古诗云:“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当年英气风发,如今只剩杯中茶凉。但纵使心凉,仍然向往温暖。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即使世界不得全然理解,也要捧一腔赤诚走下去。
人事如棋,局局新。痛苦、迷茫、失意,都是人生题中应有之意。心寒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此失去了知冷知热的能力。老去的意义,不只是失去青春,更是学会在流年里自我取暖。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曾经波涛澎湃,终究归于平静;曾经烈焰炽热,终成灰烬温柔。多少寂寞沉淀成回忆,多少欢喜被时间雕刻。不要害怕心会冷,因为在冷静的外壳下,还藏着一颗跳动的、渴望温度的心。
人生未必燃烧不息,但可以慢慢熬成一炉温酒。哪怕风雨兼程,把自己的内心照亮,教会自己欣赏简单的幸福,便已足矣。
人为什么心会寒?因为在岁月的风刀霜剑里,学会了选择、学会了安静。可正因如此,每一丝温暖才愈显珍贵,每一次心动都值得铭记。带着这份透彻,看淡人情冷暖,用温柔护住暮年,陪自己走好最后的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