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执法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的业务发展趋势,《我国交通运输业问题、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一文中明确指出实现交通运输业的智能化、信息化交通运输业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建设,是21世纪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趋势。交通运输业智能化、信息化的广泛应用对实现基础设施由单一化向集约化交通发展的转变,也是解决现代交通难题的关键,我国交通运输业要实现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才能有效的缓解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更是实现我国交通运输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
但目前我们发现大部分交通运输现场执法的处理方式还未能完全达到信息化、网格化、智能化的现代化发展标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城市智能交通体系”正在逐步形成。而对于交通运输部门来说,现场执法又是工作中的重中之中,因此运用“互联网+技术”对构建智能交通体系,整合应用交通数据,提升交通资源的配套和利用,以及纵向跨界交通信息服务等起着重要作用。
一个平台
集中一个平台处理,涵盖道路运政、公路路政、港口行政、航道行政、水路运政多种行政执法业务。形成了业务全流程信息化处理模式,实现了指挥调度一体化、案件信息录入智能化、文书生成自动化、案件流程灵活化、数据统计可视化。
1 调查、取证
集中一个平台处理,涵盖道路运政、公路路政、港口行政、航道行政、水路运政多种行政执法业务。
形成了业务全流程信息化处理模式,实现了指挥调度一体化、案件信息录入智能化、文书生成自动化、案件流程灵活化、数据统计可视化。
2 指挥调度
3 现场执法
4 案件处理
三大支撑体系

支持各种通信方式·支持3G/4G网络通信·支持Wi-Fi通信·支持各种对讲设备语音通信
完善的现场执法机制·可搭载智能现场执法平台,直接进行案件登记、文书制作、文书打印、指挥协同等工作便携式移动地磅

智能执法APP



截止到目前为止,利用智能现场执法平台,现场执法共办理案件6380条,其中在办案件280条,已归档6100条,单个案件现场平均处理时间为3.75分钟,整体平均结案归档时间为2.35天。较比之前现场执法整体效率提升了4.78倍,大大减轻了现场执法人员的工作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