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等,岁月里的温暖与感动瞬间
这一等,是温暖和感动,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和追求。当我们等待时,我们不仅是在期待某个特定的结果,更是在享受这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经历各种情绪,但最终,我们会因为等待的付出而感到满足和幸福。
温暖和感动,是我们在等待中感受到的最美好的情绪。它们来自于我们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和追求,来自于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当我们等待时,我们可能会感到孤独或无助,但只要我们保持信念,保持对美好事物的期待,我们就能够战胜这些负面情绪,感受到温暖和感动。
此外,等待也是一种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学会耐心、坚持和勇敢。我们会学会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学会感恩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这些品质和经历,将会成为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总之,这一等,是温暖和感动,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和追求,是一种成长的过程。让我们在等待中保持信念,保持对美好事物的期待,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
相关内容:
一起关爱身边的困难群体,营造手拉手、心连心的爱心社会
一位满头白发的老爷爷,拄着拐杖,缓缓走着,后头的车辆排成了长队。画面上看,主路似乎在维修,老人应该是不知不觉间挡了机动车的道。然而,没有一辆车鸣笛催促,也没有一个人下车抱怨,就那么一直在后面耐心跟着,等着老人走过。直到视频拍摄者把他扶开。
最近,在河北石家庄街头上演的这一幕,带给无数人温暖和感动。
小小举动背后有关怀。这事不大,但体现了大家对老人的关爱。生活中,对相对需要照顾的困难群体的关怀,常常能体现社会的美好,让人动容。
关怀困难群体,是一种社会责任。对于困难群体的尊重,既是传统美德的体现,也体现着城市文明程度。应该从他人的处境出发思考问题、照顾他人情绪,让对方感受到被理解、被关怀,决不能居高临下地俯视人家。
关怀困难群体,也是一种社会需要。从政府层面来说,针对困难群体不断出台各项政策,保障了他们的权益,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对个人来说,多给困难群体送去温暖,更是从细微处增加了社会的温度,增进了人与人的情感链接。宏观与微观的叠加,便能形成一个暖意融融的和谐社会,这也能让我们每个人受益。
关怀困难群体,需要用对方式方法。好的方法,能雪中送炭;不恰当的方法,效果可能就差。比如,帮扶经济困难的贫困家庭,解一时之困,送钱送物当然好,如果条件允许,更应该想办法帮他们找到依靠自身致富的路子,谋长远之计。再比如照顾社区老人,要摸清老人的真正需求。家里经济条件不错,缺的是呵护陪伴,那么,送米送面就不如没事过去拉拉家常。
前一段,笔者看过一则新闻,杭州某社区为了满足一个老年公寓的老人们晒太阳、健身的需求,同时又要符合疫情防控期间人与人之间间隔一米以上的要求,便利用院里停车位闲置的空当,在每个停车位内放置一把椅子,每把椅子间隔1.5米以上,这样,老人们就能好好晒会太阳了……这种做法,真是贴心又周到。
让我们一起关爱困难群体,共同营造一个手拉手、心连心的爱心社会。
《 人民日报 》( 2020年07月03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