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山间小径,弯弯岁月情

(散文)山间小径,弯弯岁月情"/

这是一篇关于“山路弯弯”的散文:
"山路弯弯"
山路弯弯,这大约是它最直观的印象,也是最深入人心的一道风景。
它不像坦途,一眼就能望到头,也不似平川,可以信马由缰,随心所欲。山路,总是带着一种恰到好处的曲折,仿佛大地本身就不愿让脚步太过轻易地抵达某个终点,它要你弯着腰,迈着碎步,一步一个脚印,去丈量,去感受。
清晨,当第一缕微光试图穿透山间的薄雾,山路便显露出它朦胧而神秘的轮廓。弯弯曲曲,如同一条沉睡的巨蟒,缠绕在青翠的树冠之间。雾气是流动的,山影是模糊的,每一段弯道都像是通往未知世界的入口,引诱着探险的心。走在这段路上,脚步是轻快的,心里充满了对前方景致的期待,那弯,是好奇的引线。
午后,当阳光变得炽烈,山路则褪去了朦胧,展露出它真实的面貌。被晒得温热的石子路,泛着微光;两旁的树木,叶片在阳光下投下斑驳的影子,随着脚步的移动而跳跃。此时的弯道,不再神秘,却多了几分挑战。它考验着你的耐心,磨砺着你的意志。每过一个弯,都像是与时间进行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

□犁芜

晴朗的天,中午过后突然阴了。

本来一人开一辆车去兴化乡阳坡村,然后我再开车回来,一向腼腆不多说话的永浩,这一次却执意让我把车放下,坐他的车去。一再坚持的理由是,这儿的路不

好走,我不熟悉。

永浩叫陈永浩,80后,单位上岁数比他大的叫他永浩,岁数比他小的叫他浩哥。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2017年作为引进人才到单位工作,去年4月,市委要委

派100名干部赴宕昌县和通渭县去扶贫,他主动报名来到全省深度贫困地区——陇南市宕昌县兴化乡阳坡村。

下午三点多,我们从宕昌县城出发,约摸十来分钟,车子进入一条山谷。沿着一条柏油马路并着一条河向深山里走去,道路狭窄,前几天暴雨,一路上路基多处

被冲毁,有些地方仅一辆车通过。两边崇山峻岭连绵不绝,植被繁茂,河两岸星星点点有人家,远山山坳里亦有人住,能看见线一样的路盘旋而上,白色的点点应

该就是人住的房子,白云深处有人家啊。车过车拉乡,又拐入另一个山谷,路既窄且陡,有些地方泥石流还没有清理干净,山上滚下来的大石头还在路边。七弯八

拐,车开始爬坡上山,绕来绕去,盘旋而上,不知绕了多少弯,感觉车刚转过一个弯就又减速鸣号又转弯,汽笛声在山谷里悠长,快到山顶,窗外一看,倒吸一口

冷气,黑云滚滚就在头顶,山谷底到山顶直线距离至少有500多米。又开始下山,路一样不好走。上上下下,就这样翻过了两座山,不知拐了多少弯,至少超过八

十一弯了,才又到谷底。住在这里的人,最怕下雨下雪,一下雨容易引发泥石流,常常有石头从山上滚下来。下雪路更滑,基本就等于封山了。山大沟深,有些人

一辈子就没走出过山里,一路上见到三个痴呆傻人,蓬头垢面,在垃圾箱里翻找吃的,永浩说,这里近亲结婚的多,所以智障人不少。一些五十岁以上的人,基本

没有读过多少书,天一黑就睡觉,也不看电视,不用互联网与外界联系。

四十多公里的路,足足走了快两个小时,我们才来到兴化乡政府,街上很冷清,铺面少,行人少。只看到一家饭馆,还闭门没营业。几个干部模样的人在街上说

话,永浩说那个戴口罩的是乡上的于书记,于是下车打了招呼。于书记是准备去县城开会的,却怕半路下雨,就一直看山顶的云。街上除了几个商店,再好像没有

什么铺面。永浩说,理发洗澡要去城里,这里有个河南人,开辆农用车拉着蔬菜水果小百货,架个小喇叭,走村串户卖。

又走三公里多,来到了阳坡村,这里坡度稍缓一些,又在河北岸,故名阳坡村吧。两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坐在村口桥头上说话,最醒目的也就是村委会办公楼,在

零零落落的村落里鹤立鸡群。见到的都是留守老人,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村子里静悄悄的,死一般地沉寂。两位老太太迎上来和我们说话,说了什么听不懂,大

概是去家里喝水吧。永浩租住在村民临时搭建的一彩钢房里,中午三个驻村队员一起做饭,晚饭各做各的。永浩从当地村民那买了一坛肉臊子,平常就下点挂

面焖点米,外面有一个方便面箱子,他说已经把方便面吃腻了,一看见就想吐。你所想象的,随便去买点猪肉,买点菜,买点面回来,那是不容易的,有钱也没处

去花啊。他们等着河南人的喇叭响起来,就是火车上的那种“啤酒饮料方便面了……”或者等每月赶集的日子。

生活艰苦,寂寞也难耐。没有人说话,黑漆漆的夜里只有翻来复去看手机。有时候一下雨,电也停了,就只能睁着眼睛躺在黑夜里。

我们又从南阳镇下去,翻过毛雨山,一路直奔县城。山虽然陡,虽然绕了点,路况却不错。万家灯火时分进了城。一切安置妥当,碰着喝了几杯啤酒,永浩不停

地翻看天气预报,本想和他多说说话,躺下却睡着了。

不去阳坡心不甘,去了阳坡不甘心。有些人一辈子甚至没有去过县城,有些地方你一辈子可能只去一次。永浩他们曾翻山越岭,足足用大半天的时间,去看望几

户深山里的村民,七八户人家的村子,目前只有两位老人,都八十多岁了。一些野鸡竟然把窝搭在人家的院子里。走一趟,你才能真正体会到当下举全国、全党之

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伟大与艰辛,以及世所罕见。

夜里果然暴雨,宾馆对面的河里河水暴涨,永浩醒得比我早,一直站窗前看。我陪他匆匆吃过早饭,送他到路口。看着他车子渐渐消失在蒙蒙细雨中,突然想起

昨天他执意不让我开车,是有原因的。

发布于 2025-10-03 17:12
收藏
1
上一篇:苏州风情,万物皆可“桂”,桂香满城韵悠长 下一篇:七色花绽放,山路弯弯共赏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