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岛诗潮涌动,代银河挥毫颂劳动——外四首佳作赏析

琴岛诗潮涌动,代银河挥毫颂劳动——外四首佳作赏析"/

这是代银河的《劳动》(外四首)这首诗的文本:
"琴岛诗潮 || 代银河|劳动(外四首)"
"劳动"
铁臂挥舞如风, 斩落岁月的锁链。 浪涛拍打着礁石, 也拍打着不朽的信念。
双手塑造着海岸, 也塑造着不屈的灵魂。 汗水,是海风浇灌的花, 在岩石的缝隙里,悄然绽放。
我们是大海的儿女, 用劳动,书写生命的诗篇。 礁石,见证着我们的足迹, 也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在劳动中,我们找到力量, 在劳动中,我们看见未来。 琴岛的故事,由双手谱写, 每一滴汗水,都是璀璨的诗行。
---
"(外四首)"
"二、灯塔"
孤独地站立, 在风暴的中心。 用光,划破夜的黑暗, 用沉默,守护着航行的信念。
你的影子,投映在波涛上, 像一首亘古不变的歌。 多少船只,因你而平安, 多少故事,在你身边诉说。
你是不倦的守望者, 用生命,点亮希望的光芒。 即使海浪再狂暴, 你依然挺立,如同一座丰碑。
"三、渔歌"
海风是伴奏, 浪涛是节拍。 渔网在手中飞舞, 捕捞着星辰和梦想。
歌声,随船帆飘扬, 载着

相关内容:




代银河:男 工程师 喜读书阅报 运动 乐于写诗歌 散文等 并在国家及地方省 市报刊杂志上 偶有发表。



1.劳 动:

高尚伟大震撼的坐标



一只蜜蜂徘徊在花枝上

嗅来嗅去 嗡嗡作响

片刻 她便叮在一朵花蕊中

一动不动 嬉醺

宛如一名上帝特遣的尊使


花朵给她以香蕊粉汁

她则以爱酿就甘甜回报 感恩

——劳动读过 是多么高尚

鞠躬尽瘁 又是多么纯粹!


乌云压城 雷声大作 暴雨将倾

草地上 一只惊慌失措的蚂蚁

拖不动 一粒纹丝不动的米

但她依旧 咬牙切齿 坚持

并向同伴发出求救信号


顷刻 闻风而动的蚁群

蜂拥而至 抬的抬 扛的扛

推的推 拉的拉

瞬间那米粒被拖拽起来

向着蚁穴缓缓移动……

——劳动读过 是多么伟大

众志成城 又是多么震撼!


2.咏 物



太阳.监工

他一来

人们马上精神抖擞地

干活 工作 奔忙

他转身一走

人们马上偃旗息鼓地

疲惫而甜蜜的

爬上床



月亮.新娘

她一来

人们如搂着怀中娇柔的

金粉弥香

她转身一走

人们如醉如梦方醒

拜拜——

没了 一枕黄粱


星辰.鹰眼

它一来

人们的蛛丝马迹 在这汪浑水中

毫无漏网之鱼 明眸坐台

一切劣迹恶秀 皆如过街老鼠现形

它转身一走

人们如大赦天下 重操

信马由缰……


3.我从人间走过



每天早晚

在老屋的屋檐下

总会吐出

一弯又一弯的

袅袅炊烟

向着住在山上的母亲

顶礼 感恩 叩拜……


“十月怀胎,一着分娩”

是您亲手把我带来人间

馥郁芬芳的乳汁 喂养

广袤无垠的慈祥 恩典

母爱绿荫小心翼翼地 呵护

让我成为从人间走过的

最幸运最幸福的一代


您走了之后

花开还是一年一次

老屋门前草木安静

燕子年年还巢

只有我头上青丝蒸煮成

岁月的白发如花


咀嚼过人生二十四味苦

走过无数断头路

撞过诸多尘世老院南墙

风尚知去处 掀起

一树落叶归根的波澜

让我在每一根骨头上刻下:

功名利欲 爱恨情仇

皆为烟云过眼

除六根 一生向善

甘平凡 做自己

是您牵手我从人间走过

掷地有声的人生忏箴言……


4.尘 世 考 量



我们每天清洗脸颊

为了让孤言寡语而沉默的脸

一下子就说出尘世的脏


小时候

我总是习惯盯着父亲那双

拖泥带水且老茧纵横的脚

它述说养家糊口的艰 趟着

苦日子的难


童年

我的目光总跟随母亲那双

皲裂又疲惫不堪的手

风里来雨里去 忙碌奔跑

它道出庄户人家 摆渡

人间烟火的灰头土脸


票儿疯行的年代

一把米一勺面一块煤一两肉

都是丈量那个缺油少荤的

困难时期 新中国历经“阵痛”

与跋涉的步履……


尘世考量 世声承载与开启

每一个被风风雨雨擦拭与

磨砺的日子

都掏出一条“”坚韧不拔”地

追逐阳光之路的深刻意义……


5.幸福的坐标



挨过严冬的麻雀

站在高枝叽喳喧闹

早春第一个“读者”:

——心存感激


泛起老冰排的小河中

嬉戏的鸭群 用扁扁嘴巴

一口吞下 丢盔卸甲的

残冬


婆娑松针 別住一声蝉鸣

几声犬吠 追着母亲的

炊烟

刺探早春的深浅


一首诗刚刚醒来

邂逅 一杯酿诗的酒

春光 青春 热血 躁动……

打开你多美的胸怀


春城无处不飞花

分一枝给你

春来江水绿如蓝

分一瓢给你

春潮带雨晚来急

分一阵给你

春风得意马蹄疾

分一程给你

……


幸福的坐标 锁定你!


主编‬:白光‬


发布于 2025-09-29 21:13
收藏
1
上一篇:揭秘,许多人不知,手机定位功能,一输入号码即知对方位置 下一篇:把心驻在大洪村——“80后”驻村第一书记代轶的为民奉献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