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空着也是空着,可一到白露我就慌:到底先撒哪把籽?

昨晚刷手机,看见老菜农发圈——菠菜、小白菜、茼蒿、樱桃萝卜抢早,大蒜、洋葱、香菜、豌豆得等等。

我盯着日历,心里咯噔一下:再拖几天,早菜晚菜全乱套。

我去年就是反面教材。

九月初心急,把大蒜埋下去,结果连着三天三十度,蒜瓣直接烂成泥。

邻居王婶笑我:白露前种蒜,等于给地温当温床。

她家的蒜等到秋分才下土,现在个个拳头大。

我这才明白,节气不是摆设,是温度计。
菠菜我年年试。
白露前三天撒籽,地温二十左右,五天齐苗,真跟开挂一样。
小白菜更快,二十天就能掐嫩叶涮火锅。
茼蒿得挑傍晚种,太阳不毒,苗才不蔫。
樱桃萝卜别拖过国庆,晚了光长叶子不长根,啃起来像嚼棉花。
香菜最难伺候。
壳硬得像小石子,我先用温水泡六小时,再搁冰箱催芽一晚,白露后十天撒下去,出苗率才从三成飙到八成。
豌豆更娇气,地温十五度才肯冒头,我摸土不烫手才下种,不然全变豆芽菜。
底肥我用鸡粪混松针,肥劲长还不烧根。
浇水不浇透,表层湿就行,苗小怕涝。
北方朋友可提前一周,南方多等一周,别死磕日历。
阳台党记得盆别太小,萝卜一膨胀就卡盆沿。
一句话:跟着地温走,别跟感觉走。
早菜抢鲜,晚菜求稳,错一天,烂一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