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到了,北京已经在9月13日正式入秋。秋分是一年中第十六个节气,今年是9月23日。从这天开始,天气会越来越凉,晚上的时间比白天长,大家要注意多穿衣服。

秋分是啥意思
秋分这个节气就是秋天过了一半的意思。这一天白天和晚上的时间一样长,都是12个小时。但是从这天开始,晚上的时间会越来越长,白天会越来越短。
以前的书上说,秋分是“阴阳相伴“的时候。说白了就是这一天刚好是昼夜平分,天气也不冷不热,正好在中间。
秋分过后,天气会慢慢变冷,早晚温差大,大家要多带件外套。

秋分天气有啥变化
秋分时候,雷声会慢慢消失。从古到今,人们都发现秋分后打雷的次数明显减少了。
这个时候很多小虫子也知道天要冷了,开始找地方躲起来过冬。它们会在洞口堵上泥土,这样冬天就不会被冻死。
秋分后雨水变少,天气变干燥,河湖里的水也会减少,有些小水洼甚至会干掉。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秋分后就要准备保暖的衣服了,早晚温差大,特别是老年人和小孩子更要注意别着凉。

老祖宗的秋分习俗
以前秋分这天人们会祭月。不过后来发现秋分那天月亮不一定是圆的,就把祭月的日子改到了中秋节。
在农村,秋分这天有采摘“秋菜“的习惯。秋菜其实就是一种野苋菜,人们会采回家熬汤喝,希望家里人平安健康。
秋分这天还有个有趣的习俗叫“竖蛋“。就是把鸡蛋竖着放在桌子上,如果能立住,就说明你运气不错。
放风筝也是秋分的活动。秋分时天气不冷不热,风也不大不小,正好适合放风筝。老人常说放风筝能带走烦恼,寓意放飞心情。

秋分吃啥好
说到秋分,很多人第一想到的就是吃大闸蟹。老话说“九月团脐十月尖“,意思是九月的母蟹最肥,十月的公蟹最好。
秋分时节吃螃蟹,配上一杯黄酒,那个味道真是绝了。不过吃蟹要注意,体寒的人不要吃太多,容易肚子疼。
秋分后很多水果也到了收获的季节。梨子、苹果、柿子都成熟了,吃这些应季水果对身体好。
还有些地方秋分有吃春饼的习惯。卷上各种蔬菜,既健康又美味,老少皆宜。

结语
秋分到了,你们那边有什么特别的习俗或者必吃的美食吗?欢迎在下面留言分享,看看各地过秋分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