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荷花池”,给你们啥子感觉?就是卖吼货的小摊摊?但是你晓不晓得它曾经创造了每年过百亿元的经营神话?
荷花池远近闻名的原因,除了靠近火车北站,交通便利外,还有个历史的因素,那就是解放前荷花池就很有名气。人们常言:“新都看桂花,北郊看荷花。”又云:“崇州罨画池,成都荷花池。”由此可见,荷花池由来已久,名气不小。
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在荷花池市场建设之前,这里只是成都北边的一个完全不起眼的棚户区。

1983年,西南最大的中药材市场——成都火车北站荷花池中药材市场
1984年,成都市开始就分期建设荷花池综合市场,一期工程1986年2月竣工,二期工程1989年11月竣工。那时候的荷花池市场的规模就已经居西南地区集贸市场之首了。有的人靠荷花池市场的火爆,迅速变成了“万元户”。当时社会上流传一句顺口溜:“要想富,荷花池市场弄商铺”。

1986年,新建荷花池批发市场货摊一角

1986年,新建荷花池综合市场小百货经营部童装、童帽摊区一角
1989年,荷花池市场迅速从一个批发市场跃升为成都的消费品批发中心。许多批发商已经从早期的“万元户”发展为亿万富翁。荷花池市场逐渐成为四川省规模第一的小商品集散地。

1990年,荷花池交易市场内生意兴隆,纺织品、百货、水果、药材等商品招徕八方客商
1991年,荷花池市场年交易额27亿元,进入全国十大批发市场之列。
1992年,荷花池市场规模迅速扩大,陆续规划建成宏正广场、四川海天大市场、荷花池中药材市场、荷花池日用品交易市场、东泰国际文体商城等一批有相当规模的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

1991年,入冬以来,成都荷花池水果交易市场格外活跃,每天交易量达22万余斤
1993年,荷花池市场的发展带动了成都商业企业的发展,荷花池市场的批发老板们,开始从做买卖的商人,向做经营的企业家转变。

1994年的荷花池市场
1998年,金牛区将荷花池市场整合为荷花池商贸区,作为创区域性品牌市场的主要内容。新建荷花池九区窗帘布艺批发市场、派成窗帘批发市场。
2001年,大成市场建成,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精品服装市场。

2004年,荷花池大成市场
2003—2005年,新建建筑面积上万平方米的蓝光金荷花国际时装城、大正鞋城和亿家天下。2005年,成都市荷花池综合市场列全国综合市场第三。荷花池商贸区基本形成近1平方千米的市场区域。年交易额200亿元以上。
到了2012年,历经30年,随着城市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当年红得发紫的荷花池市场也面临着消防隐患突出、城市形态老旧、主营业态低端等问题,传统的“现金、现货、现场”交易模式逐渐暴露出经营弊端。于是,金牛区按照北改的总体要求,启动区属荷花池市场整体关闭提升改造工作。

2012年的荷花池市场


2013年,即将关闭的荷花池市场
2013年2月8日,区属荷花池市场正式关闭。在市场经营的商户一部分迁到了成都国际商贸城,一部分在附近市场租了新的场地,一部分则到了其他区县去拓展市场。

2012年3月,成都国际商贸城塑料制品市场开业

2012年7月,到成都国际商贸城洽谈的商家
2016年11月,经过改造的荷花池商圈华丽转身,在区属荷花池市场调迁改造原址,一个全新的升级项目——金牛之心·荷花池广场正式亮相,在业态上进行重大调整,不再只做批发,而是集合了大型商业、公寓、酒店等多业态的高端商业综合体。
来源:方志金牛(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