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雨季大盘点,全国降水量揭秘,究竟下了多少雨?

2023年中国雨季大盘点,全国降水量揭秘,究竟下了多少雨?"/

我们来对2023年中国雨季做一个大盘点,特别是关于降雨量的问题。
2023年的中国雨季,整体呈现出"时空分布不均、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的特点。简单来说,"某些地区遭遇了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降雨量极大;而另一些地区则面临干旱的威胁;还有相当一部分地区降雨量相对正常或偏少。"
要给出一个全国统一的“下了多少雨”的精确数字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中国的幅员辽阔,地形复杂,降雨量从东南沿海的丰沛到西北内陆的稀少差异巨大。我们通常关注的是"降雨的总量、强度、区域分布以及造成的灾害影响"。
以下是2023年中国雨季的一些关键点:
1. "整体趋势与分布不均": "南方地区是重灾区":尤其是"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及其支流地区,在汛期(夏季)经历了多次强降雨过程。 "北方部分区域也遭遇强降雨":例如华北、东北等地也出现过区域性强降雨,导致局部洪涝。 "西北地区则以干旱为主":与南方的洪涝形成鲜明对比,西北多省区在2023年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干旱,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 "极端性强":短时强降雨、大范围持续性降雨都出现过,加剧了洪涝风险。
2.

相关内容:

中国气象微信公众号 国家气候中心

受季风的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雨季的起止具有一定规律性。同时由于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系统自身复杂性,我国每年雨季的起止时间与降雨量又存在明显的变化。

随着东亚夏季风的进退,我国中东部出现主要降雨的先后顺序大致为“华南→江淮→东北和华北→华西”,即雨带的“北进南退”,这期间不断伴随降雨天气系统的生成和消失。换言之,“雨带的移动”其实是对一个地区降雨减弱、另一个地区降雨加强的形象表述,而非大片降雨云系边下雨边移动。

通常在5月中下旬南海季风爆发以后,华南地区降水会明显增加,形成华南前汛期;此后,东亚夏季风开始进入全盛时期,季风雨带加强并向北移动;6-7月,季风雨带主要维持在长江流域,造成当地高温高湿的梅雨季;7-8月,季风雨带向北推进到华北和东北地区,此时进入华北雨季和东北雨季;8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前后,随着大陆冷空气南下,夏季风开始减弱并一路南撤,此时冷暖气流通常会在华西地区交汇,形成绵绵不断的华西秋雨现象;9月末至10月初,夏季风基本撤出中国东部地区。

中国雨季进程(1991-2020年平均)

2023年中国雨季进程概况

今年,除华南前汛期和华西秋雨开始时间偏早外,其余雨季开始时间均偏晚;华南前汛期、江南梅雨和华北雨季结束时间偏早,长江中下游梅雨、江淮梅雨、东北雨季结束时间偏晚,西南雨季和华西秋雨尚未结束;华南前汛期和江南梅雨雨量偏少,长江中下游梅雨、江淮梅雨、华北雨季和东北雨季雨量偏多。

华南前汛期

华南前汛期于3月26日开始,6月28日结束,雨季长度为94天,总雨量616毫米;与常年相比,开始时间偏早14天,结束时间偏早6天,雨季长度偏长8天,雨量偏少14%。

西南雨季

西南雨季于6月10日开始,与常年相比,开始时间偏晚14天,截止10月17日尚未结束。进入西南雨季以来(6月10日至10月17日),平均降水量612毫米,较常年同期(671毫米)偏少9%。

梅雨

江南6月16日入梅,7月2日出梅,梅雨期长度为16天,梅雨量197毫米;与常年相比,入梅时间偏晚7天,出梅时间偏早8天,梅雨期偏短15天,梅雨量偏少50%。长江中下游6月16日入梅,7月24日出梅,梅雨期长度为38天,梅雨量365毫米;与常年相比,入梅时间偏晚2天,出梅时间偏晚8天,梅雨期偏长6天,梅雨量偏多15%。江淮6月25日入梅,7月25日出梅,梅雨期长度为30天,梅雨量291毫米;与常年相比,入梅时间偏晚2天,出梅时间偏晚11天,梅雨期偏长9天,梅雨量偏多13%。

华北雨季

华北雨季于7月22日开始,8月15日结束,雨季长度24天,总雨量156毫米;与常年相比,开始时间偏晚4天,结束时间偏早2天,雨季长度偏短6天,雨量偏多14%。

东北雨季

东北雨季于6月20日开始,9月4日结束,雨季长度76天,总雨量370毫米;与常年相比,开始时间偏晚7天,结束时间偏晚4天,雨季长度偏短3天,雨量偏多11%。

华西秋雨

华西秋雨于8月23日开始,与常年相比,开始时间偏早10天,截止10月17日尚未结束。进入秋雨季以来(8月23日至10月17日),整个秋雨区平均降水量231毫米,较常年同期(194毫米)偏多19%。其中北区(包括陕西南部大部、宁夏南部和甘肃南部)降水量184毫米,较常年同期(160毫米)偏多15%;南区(包括湖北西部、湖南西部、重庆、四川东部、贵州北部以及陕西南部)降水量248毫米,较常年同期(207毫米)偏多20%。

知识框

季风是一个古老而又有新意的气候学概念,阿拉伯人很早就发现了季风现象,并称之为“Mausam”,意思为季节,现在英语中“Monsoon”(季风)一词也是源自于此。在中国古代,季风有各种不同的名称,如信风、黄雀、落梅风、舶风,所谓舶风即夏季从东南洋面吹至中国大陆的东南季风。季风本质上是因海陆热力差异而导致在大陆和海洋之间大范围的、风向随季节有规律改变的现象。冬季风由大陆吹向海洋,而夏季风由海洋吹向大陆,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冬季风干燥,夏季风潮湿。

发布于 2025-09-26 20:12
收藏
1
上一篇:20日大事件,揭秘本周精彩瞬间 下一篇:梅雨季全面爆发!23日前桂黔湘鄂苏皖多地遭遇暴雨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