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官食禄丰盈,士兵却饮饲料汤!印度军队伙食真相揭秘

军官食禄丰盈,士兵却饮饲料汤!印度军队伙食真相揭秘"/

关于“军官吃空饷,士兵吃饲料”的说法,虽然可能带有夸张和讽刺的成分,但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印度军队在历史上和某些方面存在的后勤保障和待遇问题。不过,将印度军队的伙食状况简单地概括为“士兵吃饲料”是不准确的,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
以下是一些关于印度军队伙食的要点:
"士兵的伙食状况:"
"历史问题:" 过去,印度军队确实存在士兵伙食质量不高、种类单一、供应不及时等问题。一些边远地区或作战单位的士兵可能只能吃到简单的食物,甚至出现过断粮的情况。 "逐步改善:" 近年来,印度政府一直在努力改善军队的后勤保障,包括士兵的伙食。政府推出了新的食品采购政策,增加了食物的种类,提高了食品的质量,并试图确保食品的及时供应。 "地区差异:" 印度军队的伙食水平存在地区差异。在城市或主要基地,士兵的伙食通常较好,可以吃到米饭、蔬菜、肉类等。但在边远地区或战区,伙食可能相对简单,以方便食品和罐头食品为主。 "士兵反馈:" 关于士兵伙食的具体情况,不同士兵的反馈可能会有所不同。一些士兵可能对伙食表示满意,而另一些士兵可能仍然存在不满。 "“饲料”的比喻:" “士兵吃饲料”这个说法

相关内容:

一个国家军队的伙食能有多好?

有这样一个国家,经济排名世界领先,生产出来的商品远销美国,军费支出同样居于世界前列,军队伙食同样好到离谱,部分士兵甚至不得不依靠摄取蔬菜沙拉来减肥。

你想的没错,这个国家就是位于亚洲的一个“军事强国”,印度。

根据2024年的数据,全球国防预算中除了中美俄,两个经济总量断崖领先,一个正在打仗以外,军费开支最多的就是德国和印度了。印度一年军费支出800多亿美元,也没见搞军备研发,难道这么多钱全让印度士兵给炫肚子里了?

2006年,印度政府在排查一件舞弊案的时候,顺藤摸瓜查出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某位印度军方将领利用职务之便,从不良厂商那里引进了廉价的动物饲料充当军队主粮,并从中攫取高额差价。

印度这项报道是当年6月份,据说这位印度将领的倒买倒卖行为从前一年年初就已经开始了,也就是说,印度士兵最起码已经吃了一年半的饲料。

这件事听起来就很离谱,不过仔细一想,放眼全世界大概也只有印度有这种天时地利人和的作案条件。

原因就在于,印度军队在此之前,一直供应的都是一种名为“达尔”的主食,原材料是土豆和大豆,磨碎以后加入玛莎拉和淀粉做成的一种糊糊。这种东西看起来没什么食欲,但最起码土豆这些原材料没什么问题,做出来的食物也就能吃。

可自从这位印军将领开始暗箱操作后,一些部队的士兵就总感觉食物中有种怪味儿,不光难以下咽,而且时不时还容易拉肚子。

印度军方接到投诉,一开始还认为是某些新兵刚进部队不太适应,直到2005年9月,全国各地的士兵纷纷发来伙食差的投诉,军方高层这才意识到,可能就是军队饮食上出了问题,这才开始重视。

要知道这可是印度,一个把牛尿做成饮料,拿恒河水当矿泉水炫的国家,能把这些人吃到天天拉肚子的食物,卫生程度可见一斑。

最关键的问题在于,由于这项案件的“取证困难”,所以当2005年印度军方高层发现问题后,也不好意思告诉这些不知情的士兵,说你们已经吃了大半年的动物饲料了,而是选择继续遮掩,直到第二年6月才公之于众。

其实就算不提这件事,经常上网的,或者是军事爱好者应该就能发现,网上很多博主做的试吃各国军粮系列,无论是中美俄还是日韩德,但凡叫得出名字的国家都会研发适合本国口味的军粮。

虽说其中很多都是外贸款,和真正的特种部队单兵作战口粮有所出入,不过好歹都是正规渠道售卖的,品质上有保证。

唯独只有印度,不仅单兵口粮在网上不好买到,公开信息也很少,就算买到了也基本都是那些糊糊和土豆咖喱,真实性很难确认。毕竟就像饲料事件一样,反正都是糊糊,玉米和土豆磨碎了都是淀粉,印度香料味儿又那么大,不管做成什么都是咖喱糊糊。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印度士兵整天都吃这些汤汤水水的糊糊,又为什么会出现肥胖问题呢?

2017年,印度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印度部队平均因战争导致死亡的人数有1067人,但因肥胖问题导致引发疾病死亡的就有3611人。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归根结底还是印度军队伙食太差,一堆汤汤水水的根本吃不饱,热量缺口差了一大截,于是索性就在食物中加入大量的高油高糖食品来弥补。

比如印度的一种传统食物puri饼,也叫炸空心脆饼,制作方法就用小麦做成饼胚之后放油锅里炸,再在里面加入一些咖喱土豆和甜口的煮豆子,有的部队会多配一些米饭,其余没条件的就是多做几个大饼,配上扁豆汤一起吃。

至于人体所需的膳食纤维和动物类蛋白,印度军队往往只能以炸辣椒和牛奶代替。但不管怎么做,口味上基本都是以甜和辣为主。

不管是我们固有印象还是科学膳食规定,基本上能称得上“伙食好”的饭菜,无论是哪个国家的饮食风味,一般都要满足营养合理、菜品丰富、荤素搭配这些条件,不能说天天红烧肉,顿顿黄花鱼,最起码也不能像印度这样逮着主食造。淀粉就淀粉、主食配主食,再加上一堆高油高糖,印度士兵那真是想不胖都难。

2020年万河谷事件爆发后,中印双方就在边界附近僵持住了。中国这边为了让条件严峻高原部队吃好喝好,花了很大力气调度后勤给将士们供应伙食。像什么新鲜蔬菜、爆炒牛羊肉、火锅什么的都是家常便饭,逢年过节我们这边还包饺子,给印军馋得一愣一愣的。

根据印度方面的报道,印度在拉达克东部地区一共部署了几万名士兵,虽说人数上有优势,但因为是高寒地区,所以伙食连带取暖的后勤开支,平均每人就要耗费150万卢比,折合人民币13万。

由于这份数据是印度官方给的,所以我们就暂且当它消息可靠。根据印军一位后勤专家计算,印军必须要配备80种以上的物资,才能保证整个冬季印度军队保持正常战斗力。

听起来似乎很厉害也很专业,可印度媒体过去一采访,结果发现所谓的“80种物资”其实还是前面提到的大饼配糊糊,顶多就是多了一些腌咸菜。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印度军队的伙食不好,归根结底下来还是印度的国家制度问题。

受英国殖民体系的影响,作为印度历史上的开国总理,尼赫鲁本人都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印度以像现在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销声匿迹。”

可能有人觉得这番话没什么不妥,诚然,作为一个创业小团体,有这种“向死而生”精神的确会鼓舞人心,但印度是一个国家,而且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各个邦之间文化习俗和发展程度都错综复杂,尼赫鲁说这种话,无异于彰显了其骨子里的大国梦,和地区霸权的野心,同时也让部分邦和中央政府更离心离德,毕竟谁也不想成为印度这个国家机器向前迈进过程中被淘汰的那一个。

于是印度各个邦,甚至各个街道,不同部门到现在几乎都是我行我素,上行下效,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如今印度军政两界的奇葩风气。

根据一位曾在印度工作过,并接触过印度部分官员的博主所说,之所以印度军队给人的印象就是打仗拉胯,就是因为他们的士兵奉行一种“逃兵不可耻,烈士才倒霉”的原则。

因为印度“有声有色大国”的指导理念,所以印度士兵哪怕当了逃兵,印度政府为了面子,也会将其塑造成“战斗英雄”,而那些不小心牺牲在战场上的军人就倒霉了。

他们的父母妻儿不仅不会获得应有的帮助和补助,并且因为家中没有了男人,没了顶梁柱,烈士的父母经常会被地痞和黑帮,甚至部分印度警察欺负,一不留神可能就会被卖到养老院里冲业绩,他们的妻子下场更是凄惨,不得不沦为失足妇女,以保证孩子能平安健康。

这种事情乍一听实在是太荒谬,可又因为太过于离谱,一般人编都编不出来,又很难让人相信是假的。别说放到现在,就算在古代,但凡有人敢这么做也是要发生兵变的,可在印度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偏偏就是发生了。

2010年,印度孟买的一个住房协会被曝光出涉及在诈骗,起因是印度军方声称,他们要给烈士遗孀和退伍军人购买一些房产用作补贴,结果这些人左等右等都等不到,最后发现这所谓的补贴,实际上都被分配给了婆罗门贵族,烈士家属一块地砖也没有。

所以说,印度军队的伙食问题,本质上就是印度这个国家和社会政治失败的缩影。相比起自己战死后妻女被玷污,那些被迫吃饲料的士兵已经算是很幸运了。试问在这种环境下,印度军队又怎么会在战场上发挥出原本的实力,无论他们买再多飞机,也无法改变这一事实。

发布于 2025-09-26 05:42
收藏
1
上一篇:印度小吃奇观,饺子皮仅0.08元,神秘咖喱秘料引食客竞相品尝 下一篇:印度人为何对“糊糊”状美食情有独钟?揭秘传统饮食习惯背后的文化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