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岛的名字,听着有点拗口,尚塔尔。你没听过?很正常。大多数人都只知道舟山,知道台湾,很少有人会把这片海上的岛屿和中国联系到一起。可在百年前,如果你问哪个群岛最大,不是舟山,也不是南海那边,而是这个尚塔尔群岛。它后来发生了什么?是怎么“无声无息”地离开了我们的地图?这一段往事,说起来让人心里有点憋屈。

其实,舟山群岛本身够传奇。想象一下,在杭州湾的外海,一个巨大的群岛横在风浪声里。你要是从上海一路向东南,三十公里海面过去,就是洋山港的那些小岛,它们地名一个比一个有意思:嵊泗、马鞍、火山、七姊八妹……这些岛仿佛是海上撒落的一把碎银,被历史和风雨磨得光滑。舟山本岛又大又长,东西跑起来有四五十公里,南北逛下来十八公里,听起来比不少县城还大。而整个舟山群岛,加上附近几万平方公里的海域,真的是海上“富贵人家”。不像南方那些珠三角的高楼林立,舟山的气质是海风和盐味混出来的,有点沧桑但不张扬。
洋山港如今热闹得很,可你要问归哪个管辖?其实行政归浙江舟山,但上海却在这里租了地,把深水港筑得明明白白。外头人只看到货轮进出,很少关心过这片海域的历史。其实这里的土地和岛屿,多少年来是被一层层权利的手交接着。以前那种“祖传”的豪气,是被慢慢割让掉的。

再说尚塔尔。它的位置,说远也不远——就在那个叫哈巴罗夫斯克的“边疆区”里。哈巴罗夫斯克,你听起来可能陌生,其实跟我们黑龙江省一江之隔,离中国的边境不过三十公里,顺着那条冷冽的乌苏里江一路北上,风雪天能看到对岸的人点火做饭。哈巴罗夫斯克那么大、那么荒凉,人口不算多,可地盘几乎能装下好几个东三省。想象一下,俄罗斯的疆界在这里跨得特别广,有点像巨人伸开胳膊,占住了欧亚两边,东西一拉就是九千公里,南北四千公里,好家伙,地图画起来要好几张拼一起。
尚塔尔群岛就在哈巴罗夫斯克“中间的海”上,鄂霍次克海西部,十五个岛,大的叫格布特(那时候清朝这么叫),小的都一桌酒菜凑不齐人名。主岛遍布冷杉、落叶松,天气一年到头阴沉,夏天短,冬天都说是严酷得让人骨头痒。大岛面积有一千七百多平方公里,比舟山本岛还要大出一截。

那群岛其实风景绝美,也挺凶狠。岛上冷林子密密麻麻,想进一趟都要扎根子。人少,动物却多。猎人进岛,有时候一宿没敢合眼,就怕灰熊和野狼偷袭。冷风吹打着岛屿,从前是肃慎之后的靺鞨、黑水在这片地界游猎过。你要是取道回望东北,从长白山以北一直到黑龙江、乌苏里江,东到海边,日本海在云雾里像一口水缸。那些肃慎人,分散在山河之间,从西周的肃慎,到汉代叫挹娄、南北朝叫勿吉,到了隋唐变成靺鞨——这些部族多、分得细,彼此不服谁,只认自家头领。
靺鞨七部,各部相隔二三百里。有的种地,有的捕鱼,有的打猎吃鹿肉。黑水靺鞨最靠北,人又勇又莽。有一年,公元七百二十二,黑水靺鞨首领倪属利稽领着族人进京,唐皇帝见了也觉得新鲜,当场封了刺史,还给他管起一州一府,让当地原首领当州官,朝廷只派个长史去“管头”,其实还是自家人办事。

辽朝时候,这地方改名了,叫“剖阿里”,设了节度使是真把这里当宝贝收拾。再到明朝,已经叫奴儿干都指挥使司巴忽鲁卫,清朝又分到吉林三姓副都统。你看,每一朝名字都变,可那条黑龙江,乌苏里江,和遥远海岸线始终在那里,管不管都不带走一滴水。
说起伯力,现在那是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州的首府,离我们边境真不远,就三十公里。一百六十多年前,这地方还不是现在这样。康熙在任时,签了那个“尼布楚条约”,清廷把外兴安岭以南划给自己。那时候沙俄已经虎视眈眈,想往南边多混点地,结果“被清政府遏制了势头”,尚塔尔群岛还安稳在中国的地盘。

可很多事都是一句话的事。咸丰八年,《瑷珲条约》一签,中国北面一下子丢了六十多万平方公里,那些冷林、岛屿、沼泽一夜之间不再是自家后院。尚塔尔群岛也跟着被割走,咸丰十年再签《北京条约》,乌苏里江以东连库页岛都一并打包送人。便宜了沙俄。我们这边,从此对那片海,那些冷杉和落叶松,再也只能在老地图上看看。
再说回来,舟山群岛如今是浙江的骄傲,每一个码头都有渔家故事。岛上的老人聊起老海船,烟一缕缕地去往几十年前。可尚塔尔呢?如今是在别的国家的名下,岛上树还在长,灰熊还在野,谁还记得曾经沧海是中国的气息?许多年过去,有人说这是大国间的“利益博弈”,有人嗨一句“历史已成”,可我每每查到这些地方名,还是难免会想:那个时代里,谁真正在乎过这些冷岛?谁心疼过那些被割让的山海?是不是等我们再大一点、再富一点,才会真正明白,地图上的每一块,都是一代人背后的故事?

故事讲到这,尚塔尔群岛的名字,大概还是会被时代风吹远。舟山的码头灯还亮着,冷岛的森林风声如昨。不知道,等下一个百年,这些被遗忘的岛屿,会不会有谁重新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