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浙江慈城,千年古县城散发独特“磁力”,尽享江南风华韵味

文化中国行·浙江慈城,千年古县城散发独特“磁力”,尽享江南风华韵味"/

这是一个关于浙江慈城古镇及其文化魅力的主题。我们可以围绕这个主题,创作一篇引人入胜的介绍或文章。
---
"(文化中国行)浙江慈城:有“磁力”的千年古县城,品读江南风华"
"引言:" 当“江南”二字在心头漾开,我们总会联想到烟雨朦胧的江南水乡、粉墙黛瓦的江南民居、温婉秀丽的江南女子。在中国广袤的文化版图上,浙江慈城,这座坐落于宁波市的千年古县城,便以其独特的“磁力”,吸引着无数探寻江南风华的旅人。它没有乌镇西塘的喧嚣,也没有同里周庄的富庶,却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完好的古城肌理和浓郁的文化气息,静静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成为品读江南风华的一个绝佳注脚。
"千年古韵,时光在此凝固" 慈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但真正让它声名远扬的,是作为古县治的千年岁月。自唐武德四年(621年)置县,至民国21年(1932年)撤县并入慈溪县,慈城作为县治长达一千余年。这份漫长的历史积淀,赋予了它与众不同的气质。
漫步在慈城老街,脚下的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光滑温润,两旁的店铺门面

相关内容:

中新网宁波10月10日电 (张斌)“我更感到故乡伟大而神奇的力量。它像一块巨大的磁石……似乎愈远愈久便愈感到它不可抗拒的引力……”

正如冯骥才在其《乡魂》中写到的那样,浙江宁波慈城有一种“磁力”,引领人们追溯时光,品读江南风华。

今年国庆期间,慈城古县城游人如织,一片红火的景象,民权路休闲街区上,打铁花、踩高跷等非遗传统节目轮番上场,著名景点孔庙、校士馆内沉浸式“小剧场”带给游客穿越体验,周信芳艺术戏剧馆里,甬剧、变脸、京剧等欢声笑语不间断……国庆假期,慈城古县城景区和街区游客总接待人次28.2万人次,同比增长25%。

慈城是宁波的“港源城始”,7000年的文明史、2500年的建城史以及1200年县城史赋予了这座古城道不尽的底蕴,逐步形成了包括建筑文化、慈孝文化、耕读文化、药商文化在内的四大特色文化。也正是这些底蕴,给予了它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底气。

漫步慈城,街角巷口,随时可以邂逅历史遗存,仿佛触摸“活的历史”。

俯瞰慈城。慈城镇 供图

国庆假期,慈城热闹非凡。慈城镇 供图

2.1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井”字形街巷布局自唐延续,近60万平方米的明清古建筑群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是目前江南地区古代县级规制遗存保存最为完整的千年古县城之一,曾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

在慈城镇的老街旧巷,老房子保持着旧时的模样,一墙一瓦镌刻着岁月的痕迹。民主路、民生路、民族路、中华路,每条街巷都有着它寓意特殊的名字。随意钻进一条小巷,转头便可见当地人坐在家门口的石凳上,或翻阅书籍,或谈笑风生。历史的厚重和万家灯火交织,乡愁因此有了承载。

满城如画,步步皆景,古城文脉延绵不绝,在“留住最质朴的原味,安顿最深处的乡愁”后,慈城如何“唤醒最鲜活的生机”?在赓续历史文脉中彰显地域现代文明,让慈城这一“千年IP”活起来,慈城已经做了一些尝试。

慈城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一方面是在重要历史文脉节点加快建设文化新地标。近年来,当地凭借古建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的有机统一,打造了周信芳艺术戏剧馆、药商博物馆、真理园、抱珠楼等十余个古城文化新地标,引来八方游客;由古宅“活化”后打造成的隐居壹世界、云酒店、聚宽书院等精品民宿,正成为慈城旅游的一大亮点和特色;走马楼、年糕餐厅、甬浩轩等新业态与老字号交相呼应,民权路、骢马河、迎春里、城南旧事等特色街区里,快时尚与慢生活互融共生。

另一方面是文化突围,持续加码“文化软实力”。文化之于古城,是最重大的“不动产”,“文化+”是古城重新焕发生机的突破口。为了走出一条拥有自己特色的古城文旅发展之路,近年来,慈城的旅游开发,无一不考虑到与文化的适配性,传统文化“破茧成蝶”,宋韵文化“破壁出圈”,端午游园会、中秋宋风夜、国潮灯展、汉婚大典、磁力音乐节等活动持续“上新”,让人们的出游有了“七十二变”的选择,更“圈粉”众多年轻人。(完)

发布于 2025-09-25 14:43
收藏
1
上一篇:露营大揭秘!今夏烤鱼露营两不误,户外探险美食新体验! 下一篇:千年古城焕新颜,浙江宁波慈城的“逆龄生长”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