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代初海南岛,纹身黎族女子的风情画卷

三十年代初海南岛,纹身黎族女子的风情画卷"/

三十年代初,海南岛上的黎族女子纹身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也是黎族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纹身图案通常包括动物、植物、几何图形等,反映了黎族人民对自然界的崇拜和对美的追求。
纹身的工具和材料非常简单,一般是用 sharpened bamboo needles 和墨汁。纹身的过程非常痛苦,因为需要用针在皮肤上刺入图案,但黎族女子却愿意忍受这种痛苦,因为她们认为纹身可以保护自己免受野兽的袭击,也可以表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纹身图案的寓意也非常丰富,例如,动物图案通常代表着力量和勇气,植物图案代表着生命和繁衍,几何图形代表着黎族人民对自然界的理解和认识。此外,纹身还可以作为一种装饰,使女子更加美丽动人。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黎族女子的纹身文化逐渐式微。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纹身逐渐被认为是一种野蛮的习俗,纹身的比例逐渐减少。现在,虽然还有一些黎族女子会纹身,但已经不再是普遍的文化现象了。
总的来说,三十年代初海南岛上的黎族女子纹身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文化现象,它反映了黎族人民的文化信仰、审美观念和社会生活。虽然这种文化现象已经逐渐式微,但它仍然是黎族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保护。

相关内容:

【黎族民居】黎族生活在海南岛已逾三千年,为原著民族之一。海南黎族主要分布在陵水、三亚、保亭、东方、乐东、白沙、昌江、五指山、琼中、万宁、屯昌、儋州、琼海等地。

【黎族妇女】海南黎族有纹身的习俗,黎语叫模欧、打登。黎家人纹身古有定制,纹身是民族的标志。由于各种原因,妇女在成年前,必须进行纹身。不然,死后不能葬于家族墓地。

【黎族妇女】纹身时,谱有法制、图有定形;施术年龄也有具体的规定。纹身一般程序是,施术者先用鸡毛(树技、草棍)蘸染料,在被纹身者的待刺位置绘制花纹图案,后纹刺。

【黎族妇女】纹刺过程中,施术者双手分执藤刺、针,按照已绘图案线路打刺。藤刺破皮、抹去血水,在创口处马上涂上染料;创口愈合后,青色花纹形成。有时需要重复二至三遍。

【黎族妇女】纹身的时间,一般会选择在节日、农闲期间。此时,天气会相对干燥凉爽些,伤口容易愈合,也不误工。黎族妇女纹身的部位分别是:脸部、胸前、背部、手部、腿部。

【黎族民居】黎族民居主要为船形茅屋、金字形茅屋。茅屋以竹子、木条、茅草、红白藤等为建筑材料,将稻草、泥混合后,抹制成泥墙;它属于传统竹木建筑结构,既原始又简单。

【黎族水田】传统服饰中,黎族妇女经常穿无领、直领、对襟上衣;下穿筒裙。束发脑后,插银簪、骨簪。黎族妇女常披绣有花图案的头巾;她们喜欢佩戴项圈、耳环、手镯等饰品。

【黎族男子】传统服饰中,黎族男子的服装一般是对胸开襟、上衣无领、下着腰布。男子通常结发于脑后或额前。黎族男子大多喜好烟酒。黎族妇女喜欢槟榔。黎族三餐以大米为主。

海南岛老照片,1932年。摄影:萨克森

发布于 2025-09-20 14:43
收藏
1
上一篇:三亚甘什黎村,邂逅神秘的纹面老人,探寻最后的黎族风情 下一篇:1931年海南老照片,探寻白沙地区纹身黎族妇女的原住民生活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