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

1949年,析武进县设常州市,因古为常州治所而得名。
隋开皇九年(589年),设常州,治所在今常熟市西北,后徙治今常州市。
《元和志》卷25常州:于常熟县置常州,因县为名。
南朝梁大同六年(540年),设常熟县。
《大明一统志·南直隶苏州府志胜》:《舆地广记》云,梁大同六年(540年)分置南沙、常熟二县。是时累岁丰稔,谓其土沃,故以名县。
天宁区:

1955年,改东区为天宁区,因境内天宁禅寺而得名。
天宁寺始建于唐,取名广福。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易名天宁寺。寺内藏经楼存有《大藏经》,有“东南第一丛林”之称。
钟楼区:

1955年,改西区为钟楼区,因南唐时境内建有钟楼,故名。
新北区:

2002年,设新北区,因地处常州市北部,为区别旧时所设北区,故名。
武进区:

2002年,改武进市设武进区。
1995年,改武进县设武进市。
唐武德三年(620年),于今常州市始设武进县,以故武进县为名。
三国吴嘉禾三年(234年),始设武进县,治所在今镇江市丹徒区,取以武而进之意。
金坛区:

2015年,改金坛市设金坛区。
1993年,改金坛县设金坛市。
唐垂拱四年(688年),设金坛县。
《太平寰宇记》润州金坛县:取邑界句曲之山,金坛之陵以为号。
句曲山,又名茅山,三茅山、大茅山。
宋《景定建康志》卷17引《真诰》曰:汉宣帝时有三茅君得道,掌此山,故谓之茅山。
大茅山为道教名山之一,号称第八洞天。
溧阳市:

1990年,改溧阳县设溧阳市。
秦时,始设溧阳县。
《元和志》卷28宣州溧阳县:以在溧水之阳为名。
溧水,又名菱水、陵水、濑水、永阳江、九阳江、颍阳江、中江。
《汉书·地理志》溧阳县应劭注:溧水所出南湖也。
溧水由今安徽芜湖市东流入江苏境内,经高淳、溧阳、宜兴,入荆溪,东注太湖。自东坝既成,中江遂不复东,皆由芜湖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