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地形,大盆地中镶嵌的众多小盆地风光

江西地形,大盆地中镶嵌的众多小盆地风光"/

这个说法不太准确。江西的地形特征并非一个大盆地里面套着很多小盆地。
江西的地形主体是"东南高、西北低",呈现出"山地、丘陵占优,平原、盆地相对较少"的格局。
具体来说:
1. "山地和丘陵分布广泛":江西四周被山地环绕,形成了“山环水绕”的格局。"赣南"是武夷山脉、罗霄山脉的延伸部分,山峦叠嶂;"赣东"有怀玉山脉;"赣北"有幕阜山脉。山地和丘陵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近70%"。 2. "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和盆地底部": "赣中"和"赣北"的"鄱阳湖平原"是江西省最大的平原,由长江冲积和鄱阳湖泥沙淤积形成。 沿着主要河流(如赣江、抚河、信江、饶河)的两岸,有一些规模较小的河谷平原或冲积平原。 在山地之间,确实有一些"盆地",例如: "赣西的萍乡盆地" "赣中的赣州盆地" "赣北的九江盆地" 这些盆地相对平坦,是重要的农业区或城市所在地。但它们是镶嵌在山地丘陵之中的,数量不多,规模也有限,不能

相关内容:

很多年前到江西的景德镇、上饶、鹰潭等地,在一些传统民居看到开阔的庭院里,或者狭窄的天井下方,都有一口大水缸。别人告诉我“肥水不流外人田”,水意味着财富,这口缸能聚财。不确定其他江西民居有没有类似的设置,不过我查了一下,“雨落天井,八方来财”确实是江南普遍的说法。我想,江西这个省的地形格局,可不就像高高的庭院,中间有一口大水缸,肥水不流外人田吗?

这个比喻很容易对应上:江西省地形四周高、中间低,周围的山脉就是庭院或者天井,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就是那口聚财的大水缸,众水归一。

因此,江西整个地形格局是一个大盆地。东北面有怀玉山与安徽、浙江交界,还有安徽黄山、九华山的延伸;东面是武夷山脉与福建省隔开;南面是属于南岭的大庾岭九连山与广东省交界;西面是罗霄山脉(包括武功山、万洋山、诸广山)与湖南交界,山脉的中段部分和主峰就是著名的革命圣地——井冈山;西北部和西北部还有幕阜山脉九岭山连云山

江西地理格局和湖南神似,不太一样的是江西北面相对也比较封闭,鄱阳湖口西面有庐山,东面有安徽延伸来的九华山余脉,只有一个狭窄的口子通长江。

江西省这一圈密集的东北—西南向山脉,平均海拔1000-1500米,其中黄岗山主峰2157米,为省内最高点,同时也是华东第一高峰。它们宛如一道道天然的院墙,将江西与周围的安徽、浙江、福建、广东、湖南和湖北六个省隔开,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又独立的地理环境。

它们是天然的分水岭,围起相对独立的江西水系——鄱阳湖水系。水系由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组成,注入鄱阳湖,经湖口县汇入长江,是非常典型的向心水系。从水系图上可以看出,江西这些河流很长,但它们蜿蜒盘旋,宁可弯折很多次也不出省外,绝大部分都在本省境内,这又不得不让人想到前文说的那口大水缸,确实太聚水了。江西省还是广东省北江、东江的发源地;更重要的是,鄱阳湖水系一年为长江注入1500亿方淡水,但江西入境的水很少。

江西的山围起一个大盆地,大致分为两部分——鄱阳湖平原赣中南丘陵,丘陵比山边缘山地低矮,整体看因此整个省是个大的盆地。如果细分看,鄱阳湖平原是一个大盆,与两湖平原同为长江中下游的陷落低地,由长江和省内五大河流泥沙沉积而成,北狭南宽,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注意平原2万平方公里,盆地则从山边缘算起,包括了平原、水域和小丘陵,面积远大于这个数。

▲俄罗斯地图艺术家Anton Balazh 制作3D地形图,长江流域四个大盆地的大致范围。

江西中南部丘陵之间,还分割出吉泰盆地、赣州盆地、瑞金盆地等。其中,吉泰盆地又称为吉安凹陷,是江西省中部、赣江中游的一个小盆地,面积1.87万平方公里。

赣州四周山峦重叠、丘陵起伏,上犹江、章水、梅江、琴江、绵江、湘江、濂江、平江、桃江9条较大支流汇成章江、贡江,水系呈辐辏状向中心——章贡区汇集成赣江,山环水绕,宽阔的断陷盆地贯穿其中。


综上所述,江西的地形可以形象地看作一个被群山环抱、中部低洼平坦、丘陵起伏、河流纵横交错的大盆地。或者看作北部一个大盆底,南部丘陵中交错着小盆地。把四周的山看作庭院或天井,中间盆地看作水缸;或者把整个省看作一口聚宝缸,周围的山脉是水缸边缘也可以。

发布于 2025-09-17 03:42
收藏
1
上一篇:全国双拥模范城河南省焦作市,怀川大地双拥绽放,军民鱼水情深谱新篇 下一篇:模拟海平面上升,江西地形变迁的预测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