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涨2.7%,物价却飙7.8%,这不是涨薪,是明抢。

11月德国通胀2.2%,黄油直接+39%,天然气去年更离谱,翻了一倍多。

我看完只想问一句:德国人现在到底靠什么活着?

答案挺简单——靠省。

同事Lisa以前每天中午去公司楼下买沙拉,现在带饭,玻璃饭盒里永远是昨晚剩的土豆和胡萝卜。

她说省下的八欧刚好够买垃圾袋,一个袋子八欧,扔垃圾像在扔钱。

周末去跳蚤市场,人挤人,像赶集。

旧毛衣、旧咖啡机、旧童车,标价都用铅笔写在胶带上。

摊主是个大叔,他说孩子明年上大学,先把家里不用的东西换成现金。

连啤酒都缩水。500毫升的罐装悄悄变成450毫升,价格没变,喝两口就空。

朋友聚会改在家里,自带杯子,省得洗,也省得买。

政府说要降食品增值税,可超市里的价签已经贴了三层,最底下那层永远回不去。

有人干脆把花园改成菜地,邻居老太太种了一排韭菜,冬天用塑料布罩着,像给土地盖被子。

她说自己种的韭菜不花钱,还比超市香。

二手网站成了新社交。

我上周卖掉了三年没穿的滑雪服,买家是个大学生,见面时他递给我四张二十欧的现金,说这是他半个月的饭钱。

最魔幻的是电费账单。

去年我家一年电费一千八,今年直接两千四。

夜里十点以后洗衣服,因为电价便宜两毛钱。

洗衣机嗡嗡响,我在旁边刷手机,感觉自己像个守夜人。
省到极致,连快乐都打折。
以前每年去意大利海边,现在改去家附近的湖,带个三明治坐一天。
孩子问为什么不去海边,我说湖也有浪,只是小一点。
省钱成了全民运动,没人想赢,只想不输。
说到底,德国人现在靠的不是工资,是想象力——把八欧的垃圾袋变成两欧的二手锅,把涨价的黄油换成邻居送的自制果酱。
物价不会回头,但人会拐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