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委内部通知揭秘,雾霾源头竟是硫酸铵?紧急情况调查中

部委内部通知揭秘,雾霾源头竟是硫酸铵?紧急情况调查中"/

关于“部委内部通知雾霾源自硫酸铵”的说法,需要澄清几点:
1. "缺乏公开证实":目前,没有公开的官方文件、权威科学报告或主流媒体报道证实存在这样一份来自“部委”(通常指中央政府组成部门)的内部通知,明确将雾霾的主要或唯一来源归咎于硫酸铵。 2. "科学认知":从科学角度来看,硫酸铵是一种常见的氮肥,其主要成分是硫酸根和铵根离子。虽然像所有含硫化合物一样,硫酸铵在燃烧(尤其是在燃煤过程中)或工业生产过程中会释放二氧化硫(SO₂),而二氧化硫是形成硫酸型二次颗粒物(PM2.5)的重要前体物之一,但将雾霾的 主要 或 全部 归咎于硫酸铵,可能过于简化了复杂的雾霾成因。 3. "雾霾成因复杂":雾霾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大气化学过程,涉及多种污染物的二次转化。主要成分包括: "一次污染物":二氧化硫(SO₂)、氮氧化物(NOx)、挥发性有机物(VOCs)、氨(NH₃)、地壳尘等。 "二次污染物":在阳光、温度、湿度等气象条件和催化剂(如SO₂、NOx、VOCs、NH₃)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颗粒物等,

相关内容:

今天一早,长安街知事APP就收到好几条这样的信息——

一听来头好大,又是国家部委、又是内部的,还加上了个“硫酸铵”化学物质助阵,感觉好像真的。

可这是真的吗?长安街知事APP请教了一下专家。

首先,咱们来说说硫酸铵是什么。

有研究认为,硫酸铵一直是雾霾颗粒的主要成分之一。中国科学院气象学博士后、微博知名ID“大脸撑在小胸上”今天还特别进行了一次科普。

看看网上流传说法提到的“伦敦有次硫酸铵超标,有好多人没有防护而死亡”这句话,好吓人。但中国的雾霾尽管也含有硫酸铵,可雾霾形成机制跟伦敦雾不一样,不会氧化为硫酸给人产生迅速的危害。

北京大学谢绍东教授特意说明,PM2.5的来源非常复杂,可以分为一次来源与二次来源。一次来源又可分为人为源与自然源。人为污染源是指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形成的污染源,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生活污染源;自然源包括火山爆发、森林火灾、土壤和岩石的风化等。二次源是指各污染源排出的气态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和氨等,经过冷凝或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二次细颗粒物。

长安街知事APP细数了一下,研究显示,大气中PM2.5的主要化学组分包括:有机物质、元素碳、硝酸盐、硫酸盐、铵盐、氯盐、痕量元素等。各地来源解析结果表明,目前PM2.5的主要来源是燃煤、工业、机动车、扬尘和生物质燃烧等。各个城市和地区视产业结构各行业排放比例有所不同,例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因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和能源生产行业排放较少,机动车对PM2.5的贡献相对较大。PM2.5组分在空间分布上有一定的差异性,即使是在北京市的不同辖区,组分也不完全相同。

长安街知事APP还发现,这几天又有人说,是“煤改气”加剧了北京雾霾污染。有人认为“煤改气”会造成北京地区“丰富水汽”主要来源,是加剧灰霾空气的“帮凶”;还有人认为雾霾的主要成份是PM2.5,并且“煤改气”氮氧化物浓度不会明显下降,颗粒物污染依然会很严重。

对此,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王自发说,按照我国当前的天然气消耗量计算,每年燃烧天然气产生的气态水在3亿吨左右,假如全部转化成液态水(但实际上不可能全部转化为液态水),平摊在全国人口集中的东部地区(估算面积约360万平方公里),液态水的厚度连0.1毫米/年都不到,仅占大气中可降水量的几十万分之一,影响微乎其微。所以说,“煤改气”不会显著增加北京市大气中的湿度,不是北京地区“丰富水汽”主要来源。

南开大学教授冯银厂也表示,无论是燃煤、燃气还是燃油,都会排放氮氧化物。“煤改气”是否会导致氮氧化物的升高,主要取决于改气之前煤炭的燃烧方式和煤炭品质、改气之后采取的燃烧技术等因素。如果采用了低氮燃烧技术,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就会降低。我国脱硝比脱硫的起步晚,近年来大气环境中的氮氧化物浓度下降并不像二氧化硫那么显著。氮氧化物浓度的增加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但这是可控的。而且污染成因和机理非常复杂,不能因为氮氧化物浓度没有明显下降,颗粒物污染依然严重,就说是煤改气造成的,这是不科学的。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长安街知事APP

发布于 2025-09-05 10:44
收藏
1
上一篇:雾霾来袭,你了解多少?揭秘空气污染背后的真相 下一篇:外出减少,工厂停摆,雾霾成因探秘,究竟为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