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陕西回族的历史渊源与源流传承

探寻陕西回族的历史渊源与源流传承"/

陕西回族的来源是一个复杂且历史悠久的过程,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途径:
"1. 元代迁入:"
"蒙古军将穆斯林士兵安置在陕西:" 元朝时期,蒙古军队征服中国后,将一部分来自中亚、西亚等地的穆斯林士兵和平民作为军户或工匠迁移到中国,其中也包括陕西地区。这些穆斯林士兵后来逐渐融入当地社会,成为陕西回族的一部分。 "阿拉伯、波斯商人经商定居:" 丝绸之路的畅通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许多阿拉伯、波斯商人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其中包括陕西。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在陕西经商成功后,便定居下来,繁衍生息,成为陕西回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明清时期发展:"
"军屯和民屯:" 明清时期,为了加强边防和开发边疆,政府实行军屯和民屯政策,其中也包括将一些穆斯林军人或民众迁往陕西。这些移民在陕西定居下来,形成了新的回族聚居点。 "传教和迁徙:" 穆斯林学者和传教士在陕西传播伊斯兰教,吸引了当地一些居民信仰伊斯兰教,成为回族。同时,陕西回族的不断繁衍,也有一部分人迁徙到陕西的其他地区,甚至其他省份。 "“陕西回回”的形成:" 经过元、明、清几个朝代的迁入和发展,陕西形成了一个

相关内容:

陕西回族的来源,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最早的是从盛唐到五代,从西、中亚前来长安及其东部一带活动的波斯、阿拉伯人和九姓胡人等,其中主要的是商人、学者和安史之乱以后的留在中国的官兵。早在天宝以来的40年间,仅在长安城内定居的回回就达到4000余户,其中多数是上述回族先民,接近于目前西安市内的回族人口之半。


西安回民街


到了元代,中、西亚大批回回人随蒙古军东迁,是为第二个阶段。最初,是元元年(公元1264年)赛典赤.赡思丁出任陕西四川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时,曾带领一批回回官员和军民来陕,三年之间增加军户21820户(2),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元世祖又将安西王府所管编民2000户安插于临潼、泾阳、终南(长安)和渭南屯田。至元25年(公元1288年),又“督翰端(和田)、可失合儿(喀什)工匠四十五户屯田”于陕西和甘肃等处(3)。这些,基本上是关中一带的情况,当时便引起马可波罗的注意,称他们是“土库曼人和撒拉逊人”④,实际上是西安以东沿线的回回人。


著名的化觉巷


至于陕南地区,自从唐宋以来,便有长江流域的回族先民从汉江而上,活动在陕南东部一带,至今仍被称之为“下河人”。到了宋元之交时期,宁羌、汉中一带早有回族分布,此时宋蒙两军在陕南一带作战,两军中有不少的回回兵后来散落该地,扩大了当地的回族。此后,明清以来还有越大巴山而来的四川回族,越秦岭而往的关中回族,这就确定了陕南以后的回族分布。在陕北地区,最早在西夏统治时期(公元1038年—1227年),便有从新疆东来的回回商人活动,并因战乱道阻而留居下来。元时陕西地辖今宁夏长城以南地区。至元18年(公元1281年),元军在延安、凤翔、六盘等处屯田,21年,也于“宁夏屯田成功”⑤。


回族的形成以唐宋为其“侨民”或“先民”时期,从而确定其形成于元明。实际上,以宋代回族已发展为几个大的聚居区和一般民族形成的条件来衡量,则早在元代以前,如东南、西北和华北一些地区的回族便早已先后形成,至于元代以后,又使整个回族加以巩固和扩大而已。据此,我们可以说陕西回族的形成,上限是北宋时期,下限是元明之交。如果以关中为例,则最早在东府大荔沙苑定居,开发的是唐安史之乱以后在关中滞留的大食授唐官兵⑥和以后成为回族的回纥兵。他们与关中当地的汉族女性结婚,遂向南北发展,形成了“东府十大县”的回族⑦。


陕西回族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而大盛。明永乐年间除沿哈密、河西陆续有回族迁入关中外⑧,“靖难之役”中亦有江南很多回民来到陕西。到了明英宗初年,徙新疆东部与河西一部分回族于江浙的同时,也有一批从银川疏散来陕,据明人记载,关中东部“自华以北渡渭水,投清凉寺,一望漠漠黄沙,无寸草人烟,仅有小村皆回回种类”⑨;而其他地区所谓的“回夷”,即“西(西安)、延(延安)、庆、平(甘肃庆阳、平凉)、凤(凤翔)、汉(汉中)间夷也”⑩。此外,在陕北榆林的东南,也仍有“东干回族踪迹”(11)。于是,关中便以渭、泾、洛三河的三角地带为主,加之外来与当地回族人口的发展,遂形成了公元1862年以前的规模。


自1862年以前,陕西回族几乎遍布全省的七府五州,而以关中居多,陕南次之,回民起义失败后,关中、陕北几无回族,百余万回族被杀被赶,劫余者十不及一,各县也禁止回族人滞留。关中仅留下西安城内的一万余回族。至于陕南地区,当时因为横隔秦岭而未遭大劫,约有三四万。此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生息繁衍,本籍回族人口才略有回升,直到本世纪30年代,党中央到达陕北以后,延安、三边和黄龙山区数县才有逐渐有了回族踪迹。而关中则主要是在抗战爆发以后,东部省份逃难的回族大量来陕,才出现了陕西回族人口的第一次增长,其总数超过五万之多。主要分布在西安、咸阳、宝鸡、铜川,渭南等几个集中区,其间一些城镇也有零星居住。新中国诞生以来,又因外来回族工作人员及其家属的增多,于是又出现了第二次增长。

发布于 2025-09-04 08:13
收藏
1
上一篇:探寻西安回民街,回民族群溯源,揭秘他们的地域与国籍之谜 下一篇:西安回民街人气爆棚,西安味儿浓,本地人感叹,挤都挤不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