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的怪菜有多邪乎?
外地人刚听名字就皱眉头,
本地人却啃得腮帮子发酸。

血肠得选没皱纹的明肠,
猪血加葱花盐搅得匀匀的,
灌进去蒸到肠衣发亮,
咬开是软嫩的血香,
没想象中那么腥,
就是得挑新鲜的,
放久了会有股子怪味。

炸三样是鸡冠油、沙肝、猪腰,
鸡冠油要炼去多余油脂,
沙肝得泡去血水,
猪腰切花刀,
炸到外皮焦脆,
里面还带着点嫩,
趁热吃才香,
凉了会腻得慌。

鸡血糊糊得用现杀的鸡,
鸡血加土豆淀粉搅成稀糊,
鸡心鸡胗切小丁,
一起炒到糊糊凝固,
软乎乎的,
像吃了口热乎的安慰,
就是颜色红扑扑的,
第一次看会有点犯嘀咕。

蘸酱菜的酱是发酵的东北大酱,
黄豆捂得发黏,
晒得油亮,
配着刚摘的生菜、黄瓜、大葱,
脆生生的菜裹着酱,
酸咸里带点甜,
就是得习惯生蔬菜的味道,
不然会觉得像在吃草。

杀猪菜是现杀的猪肉、猪血、猪内脏,
加酸白菜、粉条一起炖,
汤头浓得发红,
肉烂得脱骨,
酸菜吸了肉香,
就是得耐得住那股子荤腥,
第一次吃可能会觉得太腻。

这些怪菜不是故意吓外地人,
是黑龙江人把日子过成了味道,
苦过冷过,
才懂什么叫扎实的香。
其实怪菜的“怪”,
是对食材的极致利用,
没浪费一点好东西,
就像东北人的性子,
直爽得可爱。
你最想咬一口试试的,
是血肠还是炸三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