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荡德意志统一之路,东德马克见证历代纸币演变(第二篇)

动荡德意志统一之路,东德马克见证历代纸币演变(第二篇)"/

动荡的德意志如何最终统一之东德马克:德国历代纸币详解(2)
在德国历史上,纸币的演变不仅仅是经济现象的反映,更是政治和社会变迁的缩影。本文将继续探讨动荡的德意志如何最终统一,特别是东德马克在其中的角色,并通过详解德国历代纸币,揭示这一历史进程。
一、动荡的德意志与纸币的演变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德国经历了剧烈的政治和经济动荡。这种动荡在纸币的演变上得到了明显体现。例如,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马克经历了恶性通货膨胀,纸币的发行量急剧增加,导致货币价值大幅下降。这一时期,人们为了保值,甚至使用家具、艺术品等作为交易媒介。
二、东德马克的诞生与演变
1948年,为了解决德国分裂后东德经济混乱的问题,东德政府开始发行东德马克(Mark der Deutschen Demokratischen Republik, DDR-Mark),以取代之前流通的德国马克和卢布。东德马克的发行初期,经历了相对稳定的阶段,但随着东德经济的长期停滞,东德马克也逐渐贬值。
以下是东德马克历代纸币的简要介绍:
1. 1948年系列:这是东德马克最早的纸币系列,面额包括10、50、100、500、1000、5000马克。这一时期的纸币设计相对简单,主要突出了东德

相关内容:

本号之前写过一篇关于德国马克早期货币的历史(回顾文章《100万亿票面纸币,两次世界大战帝国马克:德国历代纸币详解(1)》),德意志民族受到其地理条件的制约。相对来说历史上一直是比较动荡的,直到1871年德国统一之后渐渐的才有了统一的货币。直到二战结束被拆成东西德之后,马克又被拆分,最终直到德国统一之后再用回西德马克。前文叙述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大量金融危机产生,并衍生出两次世界大战后渐渐地从货币本位制度的底层变化催生出中央货币集权制度,也就是中央银行制度的大量出现。货币对应的纸币也逐步地提升其作用。在这样的历史进程下,德国的纸币和银行历史也有着相同的路径。在德国金融历史上有这样几个重要的时间段:1871年,铁血俾斯麦统一德国,同时也统一了所有的货币;直至1948年两次世界大战结束和东西德合并促使德国再次统一,纸币也进入了一个新的进程。最后直到并入欧元区德国货币马克进入历史。

本期就开始聊从1948年至1999年的德国纸币历史并且展示这一时期德国纸币的说明和版面设计。路德维希·艾哈德于1948年6月20日星期日启用德国马克。之前的帝国马克与地租马克在工资、租金等费用上均以1比1的比率兑换为新货币,同时对于其余的私人非银行信贷余额以10比1的比率兑换,半数被冻结。绝大多数的旧币以10帝国马克或地租马克兑换65芬尼的比率兑换。此外,每个人均得到两部分总计60马克的补贴,第一部分40马克,第二部分20马克。艾哈德几周之后违反命令,颁布一项法令废除多项纳粹已实施,而盟军尚未废除的经济控制。他经常承认,他之所以在星期天这么做,是因为美、英、法占领当局办公室在那一天不开门。他肯定如果那一天办公室上班,他们一定会撤销这一法令。

战后德国马克钞票分为东德马克和西德马克,本文先从东德马克开始:

1948年7月20日起,帝国马克在西方占领区被废止,并且由德意志联邦银行发行并引入了新的西德马克。这样大量在西方占领区失去价值的帝国马克被带往仍然可以法定流通的苏联占领区。这就在苏占区引发了一场突然的通货膨胀,所有的私人手中的现金一夜之间就大笔贬值。而在1948年6月23日起,每人能兑换最多70帝国马克,该等帝国马克钞票由苏联占领区当局贴上补丁标记,但钞票持有人仍可验证其法定来源,因而众所称为“胶粘马克”(Klebemark)。而在1948年7月24日起,开始发行全新的纸币,官方名叫德国马克或者德国马克纸币。

5马克正面

5马克反面

5马克的颜色是紫色,正面是托马斯·闵采尔像,这个人是德国早期农民战争的领袖,而背面是收割机,这是东德政府重要宣传农业的重要和重要性,以及工人和农民的国家。

10马克正面

10马克反面

10马克的颜色是橙色,正面是克拉拉·蔡特金像,这是德国早期的共产主义者和拥护女权主义者. 而背面是一位女性工程师坐在赖因斯贝格核电站控制室中,核电站于1966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20马克正面

20马克反面

20马克的颜色是绿色,正面是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像,他是作者和思想家。而背面是几位年轻的学生在出校门,意味着东德政府强调和注重教育。

50马克正面

50马克反面

100马克正面

100马克反面

100马克的颜色是蓝色,正面为普鲁士经济学家及共产主义之父卡尔·马克思,而背面是人民议会所属的共和国宫。

200马克正面

200马克反面

500马克正面

500马克反面

500马克于1984年印制,正面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徽,背面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务委员会所隶属的国务大厦。

新货币的发行是为了使西德摆脱恶性通货膨胀的第二次浪潮,同时制止猖獗的易货贸易和黑市交易(当时美国香烟也在充当货币的角色)。尽管新货币最初只在柏林以外的西部占领区投放,这一举动仍然激怒了苏联当局,把它视作威胁。苏联迅速切断所有与英法美三国占领区与西柏林的公路、铁路、运河连接,开始柏林封锁。作为对策,美国和英国开始空运食品和煤炭,同时在西柏林也发行新货币。20世纪30年代以来,物价和工资已经得到了控制,但现金仍然过剩。这意味着人们积攒了大量的票据资产,而官方的物价与工资并没有反映客观事实,黑市主导着经济,半数的交易都是在私下进行的。货币改革使用新德国马克以新币比旧币1:10的比率取代了旧币。这削减了90%的政府与私人债务,同时也削减了私人储蓄。价格放开,尽管物价涨幅为25%,但是公会接受15%的工资增长幅度。改革的结果是德国商品出口价格保持稳定,而出口利润与收入的飙升反过来对经济产生了影响。货币改革加上马歇尔计划美国支援的14亿美元,主要用于了投资。此外,马歇尔计划迫使德国和西欧的企业现代化他们的经营方式,顾及更广阔的市场。马歇尔计划基金使德国克服了由于制裁(于1949年停止)导致的经济迅猛发展的瓶颈,大大扩展了德国的出口市场。一夜之间,消费品出现在商店,因为它们可以以真实的价格出售,告诉德国人它们的经济已经转了个弯。在德国苏占区及其继承者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境内,东德马克(1948年至1964年间同样叫做“德国马克”("DeutscheMark"),一般也被简称为东德马克(Ostmark))在之后的几天发行。货币的形式是在原帝国马克与地租马克纸币上加贴邮票,用来阻止帝国马克与地租马克纸币从西德流入。1948年7月,新版东德马克纸币发行。1948年起,德意志国家银行承担中央银行的职能,在1957年改为德意志联邦银行。在其它国家的货币正在发生通货膨胀的时候,德国马克以它强大的储存价值赢得了声誉。特别是在20世纪50年代的经济奇迹,成为了德国国民自豪感的源泉,和国家的经济繁荣的支柱。20世纪90年代,民调显示多数德国人反对采用欧元;目前的民意调查显示相当的人愿意重新使用马克。萨尔保护领地居民在公投提议中拒绝成为"欧洲领土"。尽管法国在公民投票前声称"不"投票表示支持继续保持萨尔为法国保护领的状态,但事实是萨尔在1957年1月1日加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作为新的德国联邦州,萨尔州保留了它的货币萨尔法郎,它与法国法郎等值。1959年7月9日,德国马克取代萨尔法郎,比率为100法郎=0.8507马克。德国马克在两德统一时发挥了重要作用。1990年7月起,德国马克取代东德马克成为东德的官方货币,为1990年10月3日的统一做准备。小于4,000东德马克的部分以1:1兑换为德国马克,超出的部分按2:1进行兑换。在统一之前,每一位前往西德的东德市民都会获得人均100德国马克现金的欢迎金(Begrüßungsgeld)。德国政府与联邦银行在东德马克和西德马克兑换比率之间存在主要分歧。法国与英国反对两德统一,试图希望苏联进行阻止。但是,在1989年末法国得到了德国就货币联盟的承诺,作为回报开始支持两德统一。德国马克有着世界最稳定货币之一的称誉,这基于联邦银行的货币政策。该政策相对于欧洲其他的中央银行更为“强硬”。这里所指的"强硬"与"柔和"体现在控制通胀以及政治干预上。这一政策是欧洲中央银行对欧元的的现行政策的基础。德国马克的稳定性在1993年得以显现,当时对于法国法郎和其他欧洲货币的投机行为造成了欧洲汇率机制的变化。然而应当注意,"强硬"是与其他货币相比的一个相对概念。在德国马克流通的53年中,其购买力下降了超过70%。

发布于 2025-09-02 12:42
收藏
1
上一篇:强势货币之终极象征,马克的全球影响力 下一篇:德国财政政策转向助力,刺激欧元对美元显著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