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势货币之终极象征,马克的全球影响力

强势货币之终极象征,马克的全球影响力"/

这句话的意思是,强势的货币最终会体现出其购买力的增强。这里的“马克”可以理解为货币的购买力或者价值。
当一种货币变得强势时,它通常意味着该货币的汇率上升,即相对于其他货币,它能够购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这种购买力的增强是强势货币的一个直接体现。
强势货币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如:
1. 经济增长: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强劲,通常会导致其货币变得强势,因为投资者对该国经济前景充满信心。
2. 利率:如果一个国家的利率高于其他国家,那么投资者可能会购买该国货币以获取更高的利息收入,从而推动货币升值。
3. 财政政策:政府的财政政策,如减少预算赤字,可以提高投资者对该国经济的信心,从而增强货币的购买力。
4. 通货膨胀:低通货膨胀率通常与强势货币相关联,因为这意味着货币的价值相对稳定。
5. 外汇储备: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丰富,通常意味着该国货币更稳定,更有购买力。
6. 投资环境:一个国家如果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外国投资,也会增强其货币的购买力。
因此,强势的货币最终会通过其购买力的增强来体现,这是市场对该货币价值的一种认可。

相关内容:

本号之前写过两篇关于德国马克早期货币的历史(回顾可以点击文章《动荡的德意志如何最终统一之东德马克:德国历代纸币详解(2)》),德意志民族受到其地理条件的制约。相对来说历史上一直是比较动荡的,直到1871年德国统一之后渐渐的才有了统一的货币。直到二战结束被拆成东西德之后,马克又被拆分,最终直到德国统一之后再用回西德马克。前文叙述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大量金融危机产生,并衍生出两次世界大战后渐渐的从货币本位制度的底层变化催生出中央货币集权制度,也就是中央银行制度的大量出现。货币对应的纸币也逐步的提升其作用。在这样的历史进程下,德国的纸币和银行历史也有着相同的路径。在德国金融历史上有这样几个重要的时间段:1871年,铁血俾斯麦统一德国,同时也统一了所有的货币;直至1948年两次世界大战结束和东西德合并促使德国再次统一,纸币也进入了一个新的进程。

本期聊聊最后一个阶段也就是,德国进入欧元区之前的最后一个系列马克纸币-西德马克。路德维希·艾哈德于1948年6月20日星期日启用德国马克。之前的帝国马克与地租马克在工资、租金等费用上均以1比1的比率兑换为新货币,同时对于其余的私人非银行信贷余额以10比1的比率兑换,半数被冻结。绝大多数的旧币以10帝国马克或地租马克兑换65芬尼的比率兑换。此外,每个人均得到两部分总计60马克的补贴,第一部分40马克,第二部分20马克。艾哈德几周之后违反命令,颁布一项法令废除多项纳粹已实施,而盟军尚未废除的经济控制。他经常承认,他之所以在星期天这么做,是因为美、英、法占领当局办公室在那一天不开门。他肯定如果那一天办公室上班,他们一定会撤销这一法令。新货币的发行是为了使西德摆脱恶性通货膨胀的第二次浪潮,同时制止猖獗的易货贸易和黑市交易(当时美国香烟也在充当货币的角色)。尽管新货币最初只在柏林以外的西部占领区投放,这一举动仍然激怒了苏联当局,把它视作威胁。苏联迅速切断所有与英法美三国占领区与西柏林的公路、铁路、运河连接,开始柏林封锁。作为对策,美国和英国开始空运食品和煤炭,同时在西柏林也发行新货币。

122×62mm 黄绿色 正面:贝蒂娜·冯·阿尔尼姆、维佩尔斯多夫庄园与柏林历史建筑、号角(象征少年魔法号角)背面:勃兰登堡门、贝蒂娜·冯·阿尼姆寄给歌德的信件手稿

5.11 130×65mm 蓝紫色 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正态分布图像、哥廷根历史建筑 六分仪、高斯所作汉诺威王国三角测量图

20马克 10.23 138×68mm 翠绿色 安内特·冯·德罗斯特-徽尔斯霍夫、梅尔斯堡建筑 鹅毛笔和山毛榉树、代表他的作品《犹太人的山毛榉》

50马克 25.56 146×71mm 黄褐色 约翰·巴塔萨·纽曼、旧维尔茨堡建筑、建筑师用尺 维尔茨堡官邸楼梯局部、基青根一个著名十字教堂的平面图

100马克 51.13 154×74mm 深蓝色 克拉拉·舒曼(根据安德烈亚斯·施托布的平板画)、莱比锡历史建筑与里拉琴 三角钢琴,背景为位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的霍赫音乐学院一幢战前建筑

200马克 102.26 162×77mm 橘黄色 保罗·埃尔利希、法兰克福历史建筑、砷凡纳明结构图 显微镜,简化细胞结构包围的阿斯克勒庇俄斯之杖

500马克 255.65 170×80mm 红紫色 玛丽亚·西碧拉·梅里安、昆虫、古纽伦堡建筑 蒲公英、尺蠖、蝴蝶

1000马克 511.29 178×83mm 深棕色 威廉与雅各布·格林、卡塞尔历史建筑 格林兄弟的《德语词典(DeutschesWörterbuch)》、柏林的皇家图书馆

德国纸钞的设计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均保持不变。而在这一时期,伪钞制造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于是在80年代末期,联邦银行决定发行一套新的德国马克纸币。新版本的纸币保留了原先各面额的颜色,但是它的设计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与此同时,200马克的新面额也在这套纸币中使用。新纸币上的人物选择了德国著名的艺术家和科学家,同时男女艺术家的数目相同。纸币正面的背景建筑物和背景图与纸币上的人物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出生、去世的地点以及工作的地点等;同样,里拉琴与舒曼也有着密切的联系)。纸币背面的设计也是根据正面人物生前的工作。

新的防伪特征包括:开窗安全线(带有微缩印刷的纸币面额)、水印、缩微印刷、凹版印刷(潜像文字以及用于表示纸币面额的盲文特征)、变色油墨(500与1000马克的面额)、对印图案和荧光防伪技术。

1990年10月1日100和200马克的面值的新币首先发行(尽管纸币上显示“FrankfurtamMain,2.Januar1989”)。之后在1991年4月16日发行了10马克,再之后是50马克,发行于1991年9月30日。20马克发行于1992年3月20日(1991年8月2日印)。逐步发行新钞票的原因是,公众能够一次熟悉一种新的钞票,在此之后再熟悉新的一种。这次换版以1992年10月27日发行5、500和1000马克为结束。最后三种纸币因为在流通中很少使用,因而一次发行。为了进行防伪升级,联邦银行在1996年为最常用的面额(50、100与200马克)增加了更多的防伪技术。纸币正面的中心压印上了全息图案,正面右侧增加了珠光油墨,显示纸币的面额(如同5、10和20欧元纸币的背面),同时增加了EURionconstellation在纸币的背面。除此之外,纸币的颜色变得更加柔和,以防假冒。

发布于 2025-09-02 12:42
收藏
1
上一篇:记者调查曝光,共享住宿卫生安全双重隐患引关注 下一篇:动荡德意志统一之路,东德马克见证历代纸币演变(第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