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和热气,桌上锅子咕噜噜翻滚,每次火锅局就像小型狂欢。一群人围着一口锅,有说有笑,不知不觉盘子里的“硬菜”又见了底。别管南方人还是北方人,这桌上的经典食材总能击中你的味蕾。从浓香的牛羊肉到鲜嫩的虾滑、鸭肠,甚至连软糯的鸭血、弹牙的丸子,能让大人孩子都边吃边摇头,嘴里还念叨“真香”。这些火锅硬菜,到底哪几样才是你最放不下的?


先说那一盘盘丸子吧,每回点火锅,没点个撒尿牛丸、鱼丸、贡丸,总有点心里空落落的。丸子上桌,大家都爱夹,涮一会儿,入口弹弹的,香气立刻蹦出来。尤其孩子,见了必抢。有人一次能吃下十几个,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鸭血也是火锅界的常青树,端上来的时候一块块暗红,筷子一碰抖一抖,像果冻似的。丢进锅里,吸满汤汁,夹出来的时候一挤还带点汤水。麻辣锅最配它,一口咬下去,唇齿留香,还比豆腐嫩,太顶了。讲究的人肯定要等鸭血慢慢在锅里煮透,外皮微结,里面还是嫩嫩的,蘸干碟更是一绝。买鸭血看颜色,真货发亮,假货发灰,有时还带杂质。烧鸭血吃多了容易上火,大家量力而行哈。

再一想,炸酥肉可是老少通吃。刚出锅金灿灿,外壳脆掉渣,里面的猪肉很嫩。有人喜欢干吃,蘸点酱料;有人偏要丢进火锅红油里滚两下,那口感——皮软肉紧,非常服帖。川渝火锅馆子的炸酥肉最出名,哪家火锅没有这道菜,恐怕还真少见。

讲到猪脑花,有些人一听名字就怕,其实吃过都说香。重庆人火锅桌上绝不会漏了它。新鲜的脑花洗干净,入锅慢炖,表面漂点红油,筷子一夹还晃悠悠的。吃进嘴里,软滑如豆腐,但又比豆腐细腻,一下子化开。加点香菜、葱花,更有味。只是胆固醇高,建议大家嘴馋的时候解解馋就得,别顿顿当主角。

黄喉也是重口味爱好者的心头好。有人第一次点还以为是啥脏器,其实这是猪牛的大动脉,处理干净后片得薄薄的。下锅一涮,颜色雪白,嚼起来嘎嘣脆那种。“七上八下”大家都懂,筷子一抖,刚断生,千万别多煮,一老就嚼不动了。猪黄喉偏脆,牛黄喉厚一点,更有嚼劲。配蒜泥香油蘸,脆香结合,越嚼越带劲。

虾滑也是现在火锅桌上的新宠,每家基本都整一份。新鲜青虾打成泥,搅拌到有粘性,再用勺子舀成团。锅里一煮,虾滑浮上来,就可以开吃。吃到嘴里Q弹、能感受到虾肉的颗粒,鲜甜不腻。有些馆子还看得见完整虾仁,更豪气。麻辣锅、番茄锅甚至菌汤锅,全能适配,难怪每次都空盘。

说到鸭肠,如果你去重庆火锅,服务员都会提醒“赶紧涮,别煮久了”。处理好的鸭肠颜色发白,下锅8-10秒,筷子一抖,肠子变卷,口感外脆内嫩,嚼开来还有点爆汁。重庆人夸自己能一天吃掉18万斤,你们感受下这个数字。蘸韭菜花、香油、生蒜末,脆爽到飞起。

毛肚一直都是火锅必争之地的选手。牛的瓣胃,表面布满凸粒,一口咬下去能“嘎吱嘎吱”响。一般都是一夹下锅,7下8下,秒捞。讲究的是既脆又嫩,时间一长就废了。川渝那边的毛肚最有讲究,手艺活多,道道工序,只为了保住那一口弹滑。吃红油锅最佳,蘸油碟,味道才正宗。

比起毛肚,肥羊卷、肥牛卷的受欢迎程度也一点不差。内蒙古的羊肉、牛肉,斑纹分明,一卷下来切片放锅里,只需涮几秒,肉片就自然卷起。肥瘦搭配恰好,蘸芝麻酱或者香油,滋味顶呱呱。羊肉选乌珠穆沁、宁夏盐池的,牛肉就得是科尔沁草原的,吃起来才够正宗。家常做的话,冷鲜肉直接切片,不用解冻,水沸后上下晃三次就是最嫩的状态。肥牛卷下锅,搭配点金针菇、酸菜,饭都能多吃一碗。

现在成都、重庆那些老火锅店,至今还保留着各种规矩,比如毛肚、鸭肠的具体涮法,甚至红油、白汤锅底的不同讲究。三代人围着一口锅,大人回忆小时候,孩子爱吃嘴边菜,锅内锅外都有烟火气。说到底,火锅这东西,最难割舍的就是那锅边的热闹和人间温情。
你呢?要是坐在火锅桌前,这十样“硬菜”你会先挑哪个?有没有哪道菜你百吃不厌?反正下次组火锅局,记得提前预定,不然上桌就得“抢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