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河南商丘溜达回来,脑子里一直转着那几天遇到的事,想着不说出来都觉得对不起这一路的烧饼和羊肉汤。
其实出发前我也纠结过,商丘这名字,放在全国旅游地图上,真算不上什么顶流选手。
有朋友还开玩笑说,你去那干啥,是不是想体验一下“慢节奏、慢生活、慢堵车”三合一套餐。
我倒觉得吧,反正假期抢票也难,来点不一样的,兴许能有点新鲜劲。
我这次选了自驾,主要是图个灵活。
别看商丘不大,景点分得可真够散的,你要是靠公交,估计得把“等车”当成主业,“看景”只能算副业。
有车在手,想转哪就转哪,不怕热不怕晒,就是油价有点心疼。
第一天一大早,我就奔着商丘古城去了。
天还蒙着一层雾,城墙边上全是晨练的大爷大妈。
有的大爷把手举得老高,做着广播体操,脸上那股认真劲,比我上班还带劲。
古城门口有个卖豆浆油条的小摊,老板娘穿着碎花围裙,跟我说,早点要趁热。

我点了一份,边走边吃,嘴巴还没咬第二口,豆浆洒了裤腿一片。
老板娘递过一张纸巾,说小伙子,慢点,咱这没啥大事,急也急不出花来。
我就笑了,觉得这城市的节奏跟我平时那种“追公交、赶地铁”完全两码事。
古城里其实不大,四方城墙围着,护城河水安安静静地流着。
我转到文庙那边,院子里有一棵老槐树,树下几个小孩在追着鸽子跑。
旁边的老爷爷坐在石凳上看着,手里还捏着一把瓜子,偶尔扔一颗给鸽子。
我在那站了会儿,听着鸽子扑棱棱地飞,觉得比什么噱头景点都舒坦。
府衙那块有个讲解员,嗓子里带点豫东口音,跟我唠了半天商丘的历史。
说什么这里以前出了多少名人,几百年的故事都能串成小说。
我心里想,真要是都记住了,回去能糊弄好多朋友。

肚子饿了,想找个早点摊,结果在古城北门的巷子里发现一家烧饼夹肉的小铺。
炉子上烧饼刚出锅,老板娘边擦汗边招呼我,说要夹肥的还是瘦的。
我说来点肥瘦相间。
一口咬下去,香味直接顶到脑门。
那种滋味,真不比什么网红餐厅差。
吃完继续闲逛,碰到一位骑三轮的老大爷。
他先是上下打量我一眼,说小伙子,外地来的吧?
我点头。
大爷笑着说,外地人一般都在城里转,真要想看点不一样的,得往巷子深处走。
我问他哪里好玩,他说不如跟着本地人走,小巷子里有故事,老房子里有回忆。
我顺着他的推荐,拐进一条巷子,发现墙上有家小理发店。
门口有只橘猫趴着,店里传来老式收音机的声音。
我站在门口多看了两眼,老板娘出来跟我打招呼,说要不要理个头,顺便躲躲太阳。
我说头发不长,倒是想歇歇脚。
她说没事,进来坐坐,喝点水。

我坐在小凳子上,听着电台里播新闻,心想着,这才是城市最真实的样子。
出了古城,我开车去了应天书院。
说实话,这地方游客不算多,走进去一股子安静劲。
书院门前有两棵老槐树,树荫下坐着俩大爷在下象棋,棋盘上的子儿敲得啪啪响。
我在旁边看了几局,输棋的大爷拍着大腿说,老李你又蒙我马脚。
我乐了,觉得这比看什么表演都带劲。
书院里有一排木头桌椅,靠窗的位置阳光刚好。
我坐着发了会儿呆,随手翻了翻桌上的书,全是古文。
有点看不懂,但那种安静劲儿,真让人不想走。
出来的时候,门口的狗还冲我摇尾巴,像是提醒我慢点。
火神台离城不远,开车过去也就十来分钟。
景区门口有几个卖香火和小纪念品的摊子,摊主大姐跟我说,这儿讲的就是火的故事。
我看了看,祭祀台上香火缭绕,旁边有小孩在放风筝。
有个小男孩风筝线缠到树上,家长爬上去帮他解。

这种小插曲,比景区的介绍板还有意思。
火神台地方不大,转一圈二十分钟,适合带娃来,自己一个人逛就当换个心情。
最期待的其实还是芒砀山。
景区门口全是旅游大巴,导游举着小旗子,嗓子比我高三度。
门口小商贩卖着矿泉水和凉皮,生意好的很。
跟着人流走进景区,刘邦斩蛇处、梁王陵、地下宫殿这些大名鼎鼎的景点都挨个溜达了。
山路陡,台阶多,走到半山腰,腿都有点打晃。
有个大妈一边爬一边喊,旅游就是走路,谁说是享受的,走多了都能瘦。
我边笑边喘气,想着等下山一定要补点能量。
山顶风大,视野开阔,手机拍照效果比滤镜还好。
下山的时候肚子饿得咕咕叫,刚好路边有家小饭馆。
点了碗羊肉汤,老板娘看我一脸外地人样,主动教我咋吃,说得蘸着烧饼才对味。
我学着来一口,果然不一样,汤和烧饼一配,能干掉两碗。

吃饱了去商丘博物馆歇歇脚。
这地方不要门票,空调够足,文物多得让人眼花。
尤其两汉的青铜器和本地的陶俑,讲解员说起历史来滔滔不绝。
我听着有点迷糊,觉得自己像个装满历史的小仓库,走出来脑袋还在回味。
博物馆出来就直奔北关大街夜市。
天还没黑,街上已经人声鼎沸,羊肉串、豆腐脑、烧饼夹肉、炸鸡柳……全挤在一条街上。
排队买个烤串,前面小伙子边刷短视频边扯着嗓子喊,老板多撒点辣椒。
我说来点微辣,老板手一抖,辣椒撒得跟下雪似的,吃得我鼻涕直流。
夜市摊位多,价格不贵,十几块钱能吃到撑。
就是人多,想找个座儿比买彩票还难。
我干脆边走边吃,边看边听,前面有人唱歌,后面小孩追着气球跑。
夜市边上还有卖凉皮、烤饼、饮料的小摊,老板娘看我吃得带劲,多送了我一根竹签,说外地人多尝尝。

晚上找住宿,原本想体验高档酒店,一看价格有点肉疼。
最后还是选了离古城不远的连锁酒店,房间干净,前台小妹还给我推荐了本地早点铺。
第二天一早,天还蒙蒙亮,老板娘提醒早点摊七点就收摊,叫我赶紧。
我一溜烟跑过去,刚好赶上最后一锅水煎包。
水煎包外皮金黄,咬一口汤汁直接溅到手背上。
旁边的大姐看我吃得快,递了张纸巾,说慢点,别烫着。
我点头,在心里记了这份小温暖。
吃完顺道溜达到商祖祠。
门口两只石狮子看着挺有气势,里面香火不断。
祠堂里有不少关于商族的展板,历史讲得挺细。
我转了一圈,觉得这地方更适合对历史感兴趣的人。
自己随便逛逛,也算长个见识。
南湖公园是本地人遛弯的地方。
一大早公园里全是遛弯的大爷大妈,湖边有人钓鱼,树荫下有人拉二胡。
有小孩喂鸭子,鸭子抢食的样子看得人想笑。

我坐在湖边长椅上,吹了会儿风,觉得生活其实就该慢下来。
太阳升高后,去了梁园。
这地方其实就是汉代梁孝王的园林现在变成了公园。
绿树多,偶尔能看到松鼠在树上窜。
人不多,适合拍照,也适合闲坐发呆。
最后一站是张巡祠。
路有点绕,导航带着我兜了好几圈才到。
祠堂里特别安静,展板上写着张巡守城的故事。
我在门口坐了一会儿,想着古人守城多不容易,我们现在堵会儿车都嫌烦,人家那时候是真拼命。
转了一圈,心里倒是有点敬意升起来。
住宿方面,连锁酒店靠谱,干净,离景点近。
高档酒店也有,但旺季价格高,预算有限还是选经济型的划算。
旺季最好提前订房,不然只能往郊区跑。
吃的方面,烧饼夹肉、羊肉汤、牛肉汤、水煎包、豆腐脑样样都得试试。
夜市的小吃多,价格亲民,建议去人多的摊位,翻台快,吃得放心。

多带点纸巾湿巾,有的公厕条件一般。
商丘有两个高铁站,商丘站和商丘东站,记得提前查好,别下错地方。
自驾停车得趁早,热门景点附近停车位紧张,我第一天就找了半小时,差点错过开城门。
夏天去,防晒要做好,太阳毒,防蚊喷雾也备上,晚上蚊子多。
现金和手机支付都带上,有些老摊只认现金,别到时候掏手机干瞪眼。
工作日来,体验更好,价格也实惠,人少不拥挤。
其实商丘这地方,没什么特别张扬的地方,但你要是真肯花时间转一圈,会发现这里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这里的历史是沉在城墙里的,生活是热在锅里的,烧饼、羊汤、豆腐脑,每一样都不抢风头,却都能让人记住。
要说旅行的意义,不就是走出去,见见别人家的热闹,吃吃别人桌上的早点,然后带着点新鲜回到原地吗?

慢慢走,别赶时间,城市的风景就在你脚边。
这趟商丘溜达下来,没遇见什么大场面,也没什么刺激的故事,但每一步路、每一口美食、每一次和本地人的闲聊,都是实打实的生活。
也许你会发现,真正动人的不是景点本身,而是那些看似平常的小细节。
所以啊,别光想着拍照打卡,偶尔试试坐下来,和本地人唠两句,才算真的来过。
商丘值得你慢慢转,慢慢品,哪怕带着点随遇而安的心情,也能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等你下次来,也许还能遇到我在古城巷子口,喝着豆浆,看着鸽子发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