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河南商丘归来,漫步10大景点,深度感受古韵新篇

刚从河南商丘归来,漫步10大景点,深度感受古韵新篇"/

很高兴听到你从河南商丘完成了这次旅行!商丘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尤其是作为商朝的重要都城,有很多值得一看的地方。去了10个景点,这一定是一次相当充实的行程。
虽然我无法亲身体验,但我可以根据商丘的景点特色和一般游客的反馈,帮你梳理一些可能的真实感受:
1. "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这大概是最普遍的感受。无论是殷墟(如果包含在内,虽然严格来说在安阳,但常与商丘历史联系紧密)的甲骨文、青铜器,还是商丘古城的城墙、归德府文庙、应天书院,都让人强烈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悠久和历史的沧桑感。走在古城墙上,想象当年的车水马龙,会觉得很震撼。 2. "商丘古城的独特魅力:" 作为中国保存较为完好的“七朝古都”之一,商丘古城的规模和格局确实令人印象深刻。城内古建筑群、护城河、古城墙,构成了一幅独特的画卷。走在石板路上,穿梭在古色古香的街巷中,会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府衙的威严、书院的肃穆、文庙的庄重,都展现了古代官学和文化的风貌。 3. "文化遗迹的直观展示:" 应天书院作为“四大书院”之一,其历史地位和建筑风貌都值得一看,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归

相关内容:

刚从河南商丘回来,感觉脑子里还在回放那几天的画面。

这趟旅程说不上轰轰烈烈,但不知怎么越回想越觉得有劲。

我这人出门不太做计划,商丘之前对我来说,就一地名。

真要说印象,也就“古城”俩字,剩下的全靠一路边走边看。

不过,刚落地我就发现了门道。

要真想玩得自在,商丘这地儿自驾最好。

公交线路虽然有,但串联景点不太方便,尤其是那些离市区远点的地方。

滴滴打车倒是有,价格也不算夸张,但师傅大多本地人,跑城区还行,真要往郊区开,回程没人叫车,师傅心里嘀咕得很。

高铁站也得选对了,商丘有“商丘站”和“商丘东站”两处,外地人一不留神就下错。

我就是看了地图才知道,得认准“商丘站”,要不然多花不少冤枉钱。

市区酒店基本都不贵,200元左右就能住得挺舒服,位置也方便。

我选了家靠近古城区的小酒店,老板娘人很实在,还送了瓶矿泉水,说是“路上辛苦了,喝口水压压惊”。

房间不大,但打扫得挺干净,窗户还能看到远处的城墙,晚上吹着小风,感觉这城一点不急躁。

第二天一早,我背上包先去古城看看。

城墙比我想象中高大,护城河边上有钓鱼的,有遛弯的。

清晨的空气里混着点炊烟味,街上零零散散有早点摊儿,豆腐脑、油条、糯米团子都有。

我随便找了家小摊,老板现做的豆腐脑,三块钱一碗,撒点葱花,放几片咸菜,热气腾腾。

吃完顺着巷子溜达,看到一家老理发店,门口风干的辣椒一串一串挂着,屋里老头正给人理发。

门外晒着被褥,院子里有小孩踢毽子,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古城小巷有点窄,石板路坑坑洼洼的,走路得小心,别一脚踩空了。

有些巷口开着卖布鞋的小店,老板坐门口一边纳鞋底一边唠嗑。

我问她一天能做几双,她笑着说:“慢慢来,不着急,反正鞋不愁卖。”

城里人不多的时候,能听见麻雀叫,城墙根儿有跑步的年轻人,步子带着节奏。

古城的商业街有点重复,卖的纪念品大差不差。

不过你要拐进居民区那一片,能看到有人在院子里打麻将,谁赢谁输一眼就能看出来,脸上全写着。

逛着逛着就到应天书院了。

院门口那棵大槐树挺有年头,树下坐着几个学生,手里拿着单词本,嘴里念念有词。

书院里很安静,院子不大,石碑上都是古字,摸一摸感觉都能蹭点文化气息。

遇见一个带队的讲解员,嗓门大,讲的故事挺接地气。

要是自己逛,建议提前在手机上查点资料,不然只能跟着别人听热闹。

临近中午,肚子饿了。

随便进了家面馆,老板是回族,端上来一碗羊肉烩面,面条筋道,汤头浓,几片羊肉切得不小气。

桌对面坐着个本地大叔,边吃边刷短视频,时不时和老板聊两句。

吃饱喝足往火神台那边走。

说起来这地名气不小,到了现场其实就是个遗址公园。

太阳底下石板路有点烫脚,偶尔能看到小孩追蝴蝶,家长拿着扇子追着跑。

火神台拍两张照发朋友圈还挺有意思,但要真想看点什么,得靠想象力。

我顺着导航去了归德府衙。

这地方不大,几间老屋,院子里有石狮子,大堂里摆着判案的桌椅。

碰上有工作人员组织小朋友穿官服扮升堂,家长一个劲儿拍照,我在旁边看着觉得挺有意思。

张巡祠就在不远处。

院子里有几棵老柏树,石碑密密麻麻刻得都是故事。

祠堂小,绕一圈也就十来分钟。

树下有本地大爷下棋,旁边小孩凑热闹,看谁下得快。

这时候太阳有点晒,我找了块阴凉地方歇了会儿。

后来去了宋城遗址公园。

说是遗址,其实更像个大公园,草坪、跑道、健身器材。

本地人多,带孩子的、遛狗的、跳广场舞的,游客倒没多少。

我在长椅上坐着,边上大爷打电话喊家里人来遛狗,说今天风大,狗不肯动。

腿有点酸了,想着离梁园也不远,就慢慢晃过去。

梁园不是那种小巧精致的园林,反倒有点大气。

池塘边有钓鱼的,假山上晒着两只猫。

有一段假山有点塌陷,不过没人多管,大家自顾自地溜达。

水榭倒映着天色,北方园林的味道挺足。

碰见一对新人在拍婚纱照,摄影师喊了半天,小伙子笑得嘴都僵了,新娘自己掏手机自拍,倒是自在。

商丘博物馆我觉得值得花时间。

展品挺丰富,陶瓷、青铜器、画像石,细看能学不少冷知识。

讲解服务不算多,自己逛建议租个语音导览器,十来块钱能听一圈。

那天赶上馆里有志愿者讲解,讲了不少商丘的历史小故事,听着挺长见识。

要去的话提前在网上查查开放时间,别碰上闭馆。

双塔寺是个香火很旺的地方。

两座古塔挺壮观,寺里香客不少,烧香的、许愿的、拍照的都有。

我也买了三根香,和大家一起排队,身边有外地游客问老板娘哪根香最灵,老板娘眨眨眼说:“心诚就灵。”

寺庙小摊卖着檀香手串,十块钱一串,买来当纪念也挺合适。

想带点手信回家,这儿倒是个好去处。

芒砀山汉文化旅游区离市区有五十公里,真心建议自驾。

做公交得绕好几圈,包车也得提前联系,否则回程不一定叫得到车。

景区面积不小,分了好几个园区,汉梁王墓、溶洞、观景台、古石刻,能逛能玩的地方不少。

我爬到山顶吹风,远处田野一片绿,夏天的草味儿混着土腥气,挺提神。

山下农家乐多,老板娘特热情,主打烤全羊、凉皮、农家菜。

隔壁桌是几个骑行的年轻人,边吃边聊天,说住市区太闹腾,山里吃饭还能看风景。

农家乐老板还拿来本地西瓜招呼我,说甜得“能让你掉牙”。

我笑着说,西瓜能多甜,吃了半个,确实挺解渴。

人家做生意不坑人,吃喝加上饮料一百来块,肚子鼓了半天。

有朋友问商丘到底好不好玩。

我说,这地方没啥网红光环,但生活气息很足。

酒店价格公道,古城边上有几家民宿,喜欢老宅子氛围的可以试试,旺季最好提前订。

三星、四星酒店性价比高,工作日尤其划算,周末和假期人多价高。

省钱的话,提前定房,工作日人少,价格低。

吃饭不用担心踩雷,早点摊随便选,豆腐脑、烩面、小笼包都能试。

古城有家“老商丘烩面馆”,羊肉切得厚实,汤头也够味。

早市摊上水煎包五毛一个,热乎乎的,能吃饱。

商丘夜市没那么热闹,但几家小吃摊炸串、烤肠、糖水都有,边走边吃挺惬意。

给大家捋捋实用建议。

自驾优先,能省事不少。

高铁认准“商丘站”,别被导航带沟里。

景点分散,路线最好提前规划,每天三四个地儿,别太赶。

夏天太阳辣,防晒喷雾、帽子、驱蚊水这些都得带上。

现金带点,虽然大部分地方支持手机支付,有些老摊还是只认现金。

节假日早点出门,无论是景点还是酒店,都得抢个先。

喜欢拍照的朋友,推荐清晨或者傍晚去古城,人少光线好。

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提前查点资料,不然到了现场就只能“看个热闹”。

建议别硬赶行程,走走停停,累了找地儿歇会,反而容易遇到有意思的事。

要体验生活味,逛本地早市、夜市,和大爷大妈聊聊天,能听到不少地道故事。

预算有限的话,住宿、餐饮都能找到便宜又靠谱的选择。

酒店卫生不放心,带一次性床单被套更安心。

别老想着打卡热门,偶尔拐进没人的小巷,歇歇脚,说不定就遇上最有趣的瞬间。

商丘没有网红滤镜,但烟火气和人情味都在细节里。

下次再来,我还想去古城墙边,和晒太阳的大爷聊聊生活。

这次商丘之行没啥大新闻,但回头看看,最难忘的其实都是那些不起眼的小细节。

旅行嘛,有时候不就是走走停停,尝尝小吃,和陌生人唠唠嗑,顺便把生活的节奏放慢点。

谁说必须要打卡热门景点,或者发朋友圈才算来过?

路边摊的豆腐脑、农家乐的西瓜、古城巷口的理发店,这些小事儿,才是把商丘带回家的最好纪念。

走了这么多地方,最后还是觉得,日子其实就得这么过——慢慢悠悠,踏实自在。

有时候最美的风景,可能就藏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巷里。

回头想想,这趟商丘之旅,真是越品越有滋味。

发布于 2025-08-28 12:27
收藏
1
上一篇:来商丘,最让我心醉的地方——探寻古城风情 下一篇:中国驻索马里大使成功举办拜会索渔业与海洋资源部长重要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