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银行体系美元存款主导,90%占比制约货币政策调控经济波动
你说得非常对。柬埔寨银行体系中美元存款占比高达90%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构性特征,并且确实对其运用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景气循环(即熨平经济周期波动)的能力构成了显著限制。
以下是这个现象及其影响的具体分析:
1. "美元化程度高 (High Degree of Dollarization):"
由于历史原因(如1980年代的外债危机)、政治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对美元价值的信任以及吸引外资的需求,大量柬埔寨居民和企业选择持有美元存款或使用美元进行交易。
这意味着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特别是通过利率调整影响信贷和支出的部分,会受到很大削弱。
2. "限制利率政策的独立性 (Limits Monetary Policy Independence):"
"国内利率与美元利率联动:" 为了维持汇率稳定(或避免大规模资本外流),柬埔寨国家银行(NBC)的利率政策往往需要参照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或其他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利率进行调整。如果国内利率定得远低于美元利率,大量资本会流向国外寻求更高回报,导致本币贬值压力和资本外流。反之,如果国内利率定得过高,则会抑制国内投资和消费。
"难以有效传导:" 即使NBC调整了本币(瑞尔)的利率,这种调整对以美元计价的存款和贷款影响不大,因此难以通过利率杠杆有效影响实体经济中的信贷需求和投资意愿。
3. "削弱信贷
相关内容:
《柬中时报》7月18日报道,柬埔寨国家银行行长谢占都主持第60次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讨论宏观经济和银行体系状况。货币政策委会称,“柬币汇率继续保持稳定,保障人民购买力,也减轻物价上涨压力。国际外汇储备处于高水平,供执行维持柬币汇率稳定的货币政策,从而维持对柬埔寨宏观经济稳定的信心。”
货币政策委员会预测,今年下半年油价和食物价格将回落,减轻柬埔寨通货膨胀压力,并推动柬埔寨经济增长。有鉴于此,决定下一个季度银行准备金将维持在7%水平,包括柬币和美元存款。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柬埔寨经济高度美元化,美元占银行体系存款总额约90%,这限制了柬埔寨国家银行行使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景气循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