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准数字货币”巴孔即将亮相,引领新一代支付体系革新

柬埔寨“准数字货币”巴孔即将亮相,引领新一代支付体系革新"/

这是一个关于柬埔寨“准数字货币”和“巴孔”(Bankok)支付体系的重要进展。以下是对此信息的梳理和解读:
"核心信息:"
"国家:" 柬埔寨 "项目:" 推出一套新一代支付体系,名为“巴孔”(Bankok)。 "性质:" 被称为“准数字货币”(Quasi-Digital Currency)或官方数字钱包(Official Digital Wallet)。 "目标:" 提升支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金融普惠性,并最终可能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背景与动机:"
1. "高昂的现金使用率:" 柬埔寨是世界上现金使用率最高的国家之一。高现金使用带来多重问题: "高昂的物流成本:" 银行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现金的运输、存储和安保。 "交易不便:" 小额支付、跨境支付、农村地区支付等面临困难。 "金融普惠性不足:" 大量人口(尤其是低收入群体和农村居民)无法获得银行服务,只能依赖现金。 "效率低下:" 对商户和消费者都是负担。 2. "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柬埔寨经济高度依赖美元,但美元供应受限于国际收支。发展本土的数字支付系统,理论上可以减少对

相关内容:

“巴孔项目”白皮书将其定位为“新一代支付体系”,但柬埔寨央行对巴孔的期待不仅于此。“巴孔”应是柬埔寨央行探索主权数字货币过程中的阶段性产物

2020年10月底,众多中外媒体纷纷报道称,柬埔寨央行正式推出了名为“巴孔”(Bakong)的数字货币。而事实上,无论是柬埔寨央行6月份发布的“巴孔项目”白皮书,还是10月28日举行的发布会,都将“巴孔”定义为“新一代支付体系”。柬埔寨央行助理行长、中央银行业局长谢瑟蕾也多次澄清,“巴孔”不是数字货币。

根据“巴孔项目”白皮书的描述,“巴孔”目前的主要功能就是支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柬埔寨央行先后建立起了国家清算体系(NCS)、快速安全转账系统(FAST)、柬埔寨共享交换(CCS)三套系统和柬埔寨央行办公平台(NBC-Platform),在不同领域提升了各类金融机构、支付服务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水平和服务能力,改善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但当前的支付体系仍无法满足柬埔寨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用户的多样需求。

根据柬央行的介绍,为进一步改善机构之间的互联互操作问题,促进金融服务的普惠性以及减少纸币流通,通过采用在安全性、可靠性和一致性方面有优势的分布式记账技术和区块链技术,开发了“巴孔”体系。该体系拥有一个由央行维护的“巴孔”核心,各参与机构分配有独立的支付网关,商业机构可以再为用户建立基于该体系的电子钱包。系统拥有足够的冗余和弹性,同时消除了重复支付、欺诈等风险。

为吸引更多机构的加入,它提供了统一的应用程序接口(API)。凡已加入FAST系统的机构,无需再耗资开发自有支付系统,就可以直接与“巴孔”实现交互。而为了吸引用户使用,无论是否拥有银行账户,普通用户都可以在手机应用商店下载“巴孔”应用程序,选择平台上任一银行或支付机构注册。每个用户都将拥有瑞尔和美元两个账户,可以通过扫码、手机号等方式,向其他用户进行免费实时转账。

然而从项目的命名看,柬央行对“巴孔”的期待似乎并不仅限于此。2020年1月,谢瑟蕾在介绍“巴孔项目”时曾表示,“巴孔”本质上是央行数字货币(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CBDC)的准形式。而开发“巴孔”的日本Soramitsu公司也表示,早在2016年,柬央行就设立了探索央行数字货币的工作团队,2017年完成概念设定、技术选择、试验产品开发等工作。2018年,开发了一体化系统。2019年二季度四家机构参与内测,三季度更多机构参与全国测试。2020年10月,“巴孔”正式面向全国发布。可见,“巴孔”应是柬埔寨央行探索主权数字货币过程中的阶段性产物。

而柬埔寨对主权数字货币的推动是在一个更大的背景下进行的。2020年9月28日,柬央行行长谢占都在出席庆祝柬埔寨货币瑞尔发行40周年的纪念活动上表示,由于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和人民信心增强,柬埔寨经济的“去美元化”进程正在平稳进行。由于历史原因和柬埔寨政府的政策选择,柬埔寨经济社会中的美元化程度极高。美元可以在市面上广泛流通,由于币值相对稳定,企业和消费者甚至更加青睐接纳美元。而在银行体系中,美元在银行存款和贷款中的比例更是超过90%。谢占都表示,高度美元化使国家失去了货币自主权。

为了推广瑞尔的使用,柬政府积极谨慎地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包括增加瑞尔的发行量、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征收小额美元的兑换费、强制要求金融机构将贷款余额的10%以瑞尔的形式发放、发行瑞尔国债、要求商户以瑞尔标价等。而通过提高电子支付的便利性,拓展瑞尔在经济活动各环节的使用,也被认为是柬央行去美元化努力的重要尝试。但要实现这一愿景,还任重道远。

一位自家银行已经接入“巴孔”体系的资深银行业从业者对记者表示,目前可以将“巴孔”看做央行版的电子钱包,它与目前市场上已经存在的、众多由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开发的电子钱包存在天然的竞争关系。从目前使用来看,“巴孔”并非是对柬埔寨支付体系的革命性产物,而只是一项补充,它仍需与其他系统协同工作。在银行间清算、结算业务中,似乎也感受不到区块链等技术带来的去中心化体验。目前,在柬埔寨百余家金融和支付机构中,仅有20多家机构加入该体系。要实现柬央行提出的将各家机构统一纳入该体系的愿望,央行需要加大推广力度,巴孔也需要尽快丰富自身的使用场景。该人士透露,目前柬央行正在探索的国家支付中心(National Payment Hub)项目,有望兼容各机构已有的支付系统,加速“巴孔”的推广进程。(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驻金边记者 张 保)

来源: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发布于 2025-08-26 17:41
收藏
1
上一篇:户外党速来!顶尖户外面料大盘点,揭秘你未必认识的户外面料传奇 下一篇:柬埔寨银行体系美元存款主导,90%占比制约货币政策调控经济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