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吴聃
12月21日,四川日报全媒体主办的“追光2021•天府人物”推介活动正式启动。沃飞长空第一时间参与活动,推荐公司总裁、首席科学家郭亮董事长参选。

人物名片
郭亮:
沃飞长空总裁兼首席科学家,电子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智能无人飞行器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傲势无人机创始人,2021年四川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四川省青年联合会委员,科技部2017年创新创业人才,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个人一等奖,2016、2017《财富》中文版40位40岁以下商界精英。
本硕博均就读于国内无人机领域顶级学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曾任某国内一流航空研究所飞行器总体设计专业项目主管、国际合作谈判技术主谈,拥有十年高端无人机总体设计及核心技术研发经验。2015年9月创立四川傲势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9月出任沃飞长空总裁、首席科学家,整合工业级无人机与飞行汽车技术优势,致力于打造新通航跨界生态整体解决方案,目前产品已服务于“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和地区。
人物故事
郭亮博士多年来始终致力于新通航产业的发展。作为沃飞长空的首席科学家,郭亮博士带领团队完成了一次次产品的革新和业务形态的精进。至此,沃飞长空成为了迅速崛起的新通航整体解决方案商,同时也是成都市“双创”大潮中涌现出的著名无人机企业以及成都市准独角兽企业。
“蓉漂”受到“双创”召引
留在成都开启创业梦
37岁的郭亮,现在的身份是沃飞长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科学家。但很多时候,他会这样介绍自己:“我是一名‘蓉漂’创业者。”
出生在雅安的郭亮,从小就对航空有着浓厚兴趣。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专业毕业后,来到成都创业,尽情追逐他的“蓝天梦”。

“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在他看来,成都不仅是一座非常适合生活、具有烟火气息的城市,在创新创业方面更是能为公司提供产业优势、人才优势、政策扶持优势,“我们公司有很多研发人员来自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是成都的环境吸引了他们来这里做‘蓉漂’。”
创业几年,成果颇丰。郭亮率领团队研发的10公斤、25公斤两个无人机系列,性能达到全球领先;XC-25双头龙无人机参与了神舟十二号返回、嫦娥五号返回舱搜救等国家级工程任务;XS-10候鸟无人机参与了全球在建规模最大水电站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建设,在电力巡检、应急救援、航空测绘等领域得到实践验证并获多方好评。

在成都,郭亮的创业之路越走越宽。2020年9月,沃飞长空在成都成立,以各类无人机和飞车产品的研发生产与运营为主营业务,具备航空产品、软件数据与飞行服务等多硬件支撑,致力于为新通航跨界生态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用科技力量守望相助
驰援河南抗洪救灾
7月20日,河南多地遭遇极端强降雨,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防汛救灾,刻不容缓,郭亮在得知汛情后,立即派遣沃飞长空专业救援团队奔赴一线,捐献价值500万元的工业级无人机3架及辅助设备,为当地救援队提供技术指导。
“根据灾区的需求调动资源,协助救灾行动顺利开展。”郭亮说,既要保证救援队伍实现救援效率最大化,也要保证多地救援的时效性。在精确指挥部署下,无人机先后完成了河南省郑州市、新乡市多地的救援工作,成为当地防指部门的重要决策依据。

对于灾后重建,郭亮打算面向长远的防汛减灾能力提升,研发“城市应急及洪涝信息化平台”,形成应急救援势态感知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清晰展现受灾情况,定量、精确完成灾情评估。

在众多事件里,公众看见无人机的身影愈发频繁。郭亮表示,像新冠疫情对于人们生活来说是一次危机,但是对于航空科技来说却衍生了机会,例如无人接触物流配送、城市级大范围巡查等应用,“在逆境中找到顺境,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用科技的力量帮助更多人,成就更多有意义的事。”郭亮认为,无人机应用领域不断拓宽,从改变视野开始,让传统行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探索更大的可能。
布局新通航产业
放眼未来天空出行
作为新经济形态中的重要一环,通用航空产业一直是各省市智能制造企业的竞争高地。近年来,随着城市拥堵、噪音等问题的凸显,以“新能源动力”“垂直起降技术”“自动驾驶”为最显著特征的新通航产业成为大环境中与城市经济发展最为贴合的一环,郭亮说,这正是沃飞长空一直追求的主要方向。

对于天空之上的未来交通,郭亮还有更大的抱负。与世界领先城市空中飞行器企业合作,开发“空中飞车”业务,探索以“无人驾驶、垂直起降、新能源动力”为核心技术的城市新通航发展战略。郭亮和他的沃飞长空也有了更长远的目标: 计划在未来 3 到 5 年内将城市空中出行(UAM)落地中国,推动城市空中交通领域发展。
2021年9月,沃飞长空与城市空中交通(UAM)的先驱 Volocopter 共同成立合资公司——沃珑空泰(成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沃珑空泰”)。Volocopter飞车产品计划于2023年获得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的适航证。取得适航证后,该飞车就将在欧洲开始商业化应用并推向市场;与此同时,该产品在中国的适航认证工作也将随即完成,将在中国正式启动。

“试想一下,将来无论地面如何拥堵,无论在成都哪个方向,打个‘飞的’,20分钟就能到达,这对于时间敏感的商务人士是多大的便利。”郭亮希望在未来,大多数人都能通过经济的方式搭乘低空交通工具出行。

在郭亮的办公室里挂了一条横幅,文字写着“让世界便捷无忧”,不管是工业级无人机带来的信息流、空中运输带来的物流还是低空出行带来的人流,互通流动才能便捷无忧。创业者的初心,科学家的匠心,企业家的责任心,郭亮和沃飞长空团队,正潜心在无人机新通航领域植根发展,加大科技创新能力和突破能力,以更高的姿态屹立于通航产业头部行列中。

郭亮说,城市空中交通未来将为物流运输、应急响应、立体出行等行业赋能,除用在市区“打飞的”之外,在催生新消费、新场景、新业态,以及保障和提升公共服务等方面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