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酒店利润暴跌92%,行业困境背后的真相揭秘

一线城市酒店利润暴跌92%,行业困境背后的真相揭秘"/

利润暴跌92%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这通常表明这家酒店(或酒店集团)正面临极其严重的经营困境。要理解一线城市的酒店为何会遭遇如此惨烈的利润下滑,需要从多个角度分析:
1. "宏观经济下行压力:" "经济增速放缓:" 全球或区域性的经济衰退、增长放缓会直接影响商务出行和旅游消费。企业削减差旅预算,个人和家庭也减少非必要的旅行和住宿支出。 "就业市场波动:" 失业率上升意味着潜在客源减少。
2. "突发事件冲击:" "疫情(COVID-19)的持续影响:" 即使在疫情相对可控的阶段,对出行意愿的抑制、旅行限制、以及可能出现的疫情反复,都会对酒店业造成持续冲击。恢复过程可能比预期的慢。 "其他重大事件:" 如自然灾害、社会不稳定事件等也可能严重打击旅游业。
3. "行业竞争加剧:" "同质化竞争:" 一线城市酒店供应量巨大,无论是国际连锁品牌还是本土酒店,都面临激烈的价格战和争夺客源的压力。 "新兴业态冲击:" 短租平台(如Airbnb)分流了部分原本属于传统酒店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在长住和特定体验型住宿方面。
4. "成本端压力巨大:" "高运营成本

相关内容:

“现在酒店的房量可以满足全国6亿人出行,平均700人拥有一家酒店。”

文 / 巴九灵


餐饮业与住宿业是一对难兄难弟,在努力振兴消费的大环境下凌乱。


相较于餐饮业,住宿业的动荡更为激烈。


以北京市场一窥:8月,北京市统计局发布2025年1—6月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共5135家法人单位,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7%,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2%,但利润总额同比下降67%。


尤其是,北京住宿业1613家单位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3%,利润总额仅5980万元,降幅达92.9%,平均下来,上半年每家只赚了三万七,堪称“领跌”餐饮住宿业。


这一数据呼应了上半年核心城市五星级酒店纷纷发展“摆摊卖菜”业务——在成都、郑州、常州、杭州、济南,五星级酒店纷纷向市场推出平价美食,包括炒面、烧鸡、鸭脖、榴莲酥、东坡肉、蛋挞、大蒸包等等。


多家星级酒店集体摆摊


“每家情况不一样,更多在餐食做动作,比如自助早餐减配。成本比较高的酒店冲击大。比如,喜来登等老牌高端酒店被橘子水晶、全季等新兴国潮冲击最厉害,在价格端区分上已经不太明显。”《旅界》主编张浩熙对小巴说道。


去年,博主“勃勃不讲理”发视频称,自己花1600元钱订天津四季酒店,赠品水果是三个不新鲜的橘子,厕所纸巾筒里只有一张纸。


此外,一家深圳五星酒店的“降本增效”方案细化到:减少客户赠送品(水果、饼干、蛋糕);大堂鲜切插花改成盆景绿植;减少餐厅工作人员工作时间;饼房改进口食材为国产食材,早餐面的萝卜牛腩改成牛肉沫;控制客用毛巾数……


今年以来,除了“摆摊卖菜”外,高端酒店的标配“行政酒廊”——提供专属餐饮、酒水等服务和社交空间,纷纷成为历史。比如,杭州钱江新城万怡酒店宣布永久关闭行政酒廊。


万豪酒店关闭行政酒廊

图源:网络


与之伴随的还有“价格暗战”。“整个酒店行业都是在‘降维打击’。希尔顿欢朋这种投资单房在24万的酒店,卖价应该在600元以上,600元吃不饱,卖400元就把亚朵打击了,亚朵就得降,亚朵本来卖四五百元,只能卖300多元,亚朵卖300多元,全季就得降。汉庭降到180元的时候,我龙猫还能卖180元吗?”


资深酒店顾问、龙猫精灵酒店联合创始人亚伦补充说道,其品牌在全国有近两百家加盟门店。


当然,北京的案例和普遍的酒店“降价潮”并不是住宿业的全部现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部分城市的住宿业正处在爆发期。


8月初,“贵阳酒店价格暴涨”引起热议,其中,6月份142元的房间8月涨到1087元,亚朵酒店3天房费近四千元。


“我们的投资人在贵州的两家店都火了,都在贵阳喷水池商圈排第一,几乎天天都满房。两家店90间房,暑假两个月做了100多万。光这两个月就把一年的成本都挣回来了,两年不到就回本了。价格最高的时候到了六七百,还被相关管理部门叫去谈话了。”亚伦说道。


图源:美团


与之呼应的是:今年上半年,贵州接待游客人次同比增长8.2%、旅游总花费增长10.6%。


接下来,小巴了若干业内资深人士,请他们聊聊今年上半年住宿业的现状,包括总体形势到底如何,各地的差异性,并探讨下行业的下半年。


大头有话说


Q1

怎么看北京上半年住宿业利润大跌?您对当前住宿业的体感如何?


张浩熙

《旅界》主编

常驻北京


北京上半年的这个数据比较真实,特别明显。


这是大城市的通病,看着热闹,但确实不赚钱。


首先,北京的节假日和周末确实表现得还可以,会迎来一大波旅游客群,但真正支撑北京酒店住宿业的不是旅游,而是商务。当国内商务客流下滑,工作日就撑不住了。


其次,很多酒店也是依赖OTA平台,现在很多OTA平台抽佣也高了,还尽可能让商家去投广告。加上人力、装修维护成本都在涨。


第三,疫情基数的因素。2023年因为刚放开,所以增长很明显,2024年下滑了一些,到2025年今年商务需求依然没有恢复,所以同比数字上下滑程度更明显。


其他一线城市来说,深圳去年掉得比较厉害,今年我跟深圳的一些高星酒店聊过,因为接了一些大的国际展会,如华为、比亚迪办了一些大的经销商会,商务其实比北京好一些,但完全恢复到疫情前也没有。


上海客流恢复得比较快。上周和养云安缦的总经理聊了聊——养云安缦基本是上海最高端的酒店,他说今年国内的客流下降了,但是老外回来了,相当于有一个对冲,所以入住率、收益都没有下降。


其他反馈来看,今年的旅游城市普遍都感觉比较平淡。


杨介夫

玖宿咨询创始人

一线城市酒店投资者


我不太认同北京这个数据。


今年上半年,我们在北京看的物业不少于30个,ADR(平均每日房价)的下降确实是有的,至少有10%。1—8月份来讲,七八月降幅要严重一点,但即便在8月,房价相比比其他城市还是不错的。


比如,上海的房价下滑更明显。主要原因是今年上海把“办公改酒店”放开。北京目前大部分区域依然是不允许用办公室来做酒店。


所以,在北京找物业仍不是特别好找,优质的物业更是难上加难。核心区域的物业只要出来一个,不超出10天就会被拍走了。


我已经选了三个物业,现在都在装修阶段。一般是不超出2600平米,三环以内,单房成本在10万元左右(参考全季大概是13万—15万元)。


一线城市中,北京、上海和广州要好一点,深圳比较差一点,房价卖得最低。主要的原因是酒店比较单一,以商务出行为主,没有什么旅游资源,所以七八月份的暑假旅游季,在深圳就没有旺季一说。


其他来说,跌得比较多的地方是重庆、长沙、西安、郑州。以西安为例,今年西安非常热,再一个,这个城市已经火了太多年了。还有个关键原因,西安店存量酒店数量已经有3万多家。


亚伦

资深酒店顾问

龙猫精灵酒店联合创始人


北京的数据有一定的参考性,但也不是特别客观。


现在酒店80%的人是不挣钱的,只有20%能挣钱。内卷导致价格越卖越低,提供的服务水平越来越高,成本越来越高。酒店的利润也是一直在下滑,不管是高端,还是经济型。基本降了百分之四五十是有的。


前台正在办理入住


很多老板都是在支撑,经常开玩笑地说,餐饮能不能活下来就看三个月,酒店能不能活下来,可能要看一年。因为餐饮的投资可能几十万、一百来万,酒店一投就是几百万甚至几千万。


但是也不能说酒店不行了,它到了升级的时代。你去拥抱变化,你同样又有了新的机会。


Q2

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较好的地区和商业模式是什么样的?


亚伦

资深酒店顾问

龙猫精灵酒店联合创始人


怎么看一个城市住宿业的发展?


一是,看城市的经济属性,比如外贸型城市容易受外贸下滑冲击、商务型城市容易受商务下滑冲击、旅游型城市容易受旅游下滑冲击。以前行业主推的还是商务城市,现在变了,最好的是商旅城市,商务加旅游。


二是,看城市的酒店存量。凡是卷过的地方现在都非常惨。西安曾经是大唐不夜城,火到没朋友,重庆、长沙曾经有过泼天富贵,酒店数量多、品质好、性价比高。


贵州、广西、云南这三个地方,以前品牌方做酒店拓展,从来没把它们当回事,总觉得是边远山区。但是,现在发现,这三个地方风景资源很好,消费是偏低的,顺应了现在消费理性趋势,而整个酒店板块一直都是落后的,所以住宿业出行了供不应求的现象。比如,我昆明的店第一年就挣了120万,总共投了300万不到。


杨介夫

玖宿咨询创始人

一线城市酒店投资者


今年贵州涨价的幅度非常大,雅阁已经卖到1000多块钱,旺季都比一线城市卖得高。


第一个原因,整个南方的气温比较高,去云贵高原避暑成为潮流。第二个,整个贵州的旅游资源只是最近这几年被开发出来,过去大家去贵州旅游比较少,作为一个新兴目的地,成本相对较低。而且,贵州本身旅游资源很多,不光有黄果树,5A级景区很多。还有一个原因是,贵州的存量酒店的规模相对比较小。


张浩熙

《旅界》主编

常驻北京


目前贵州、云南挺好的。这两年都好。比如贵州,受几方面因素影响。这些年国家发展西南,贵州是大数据中心,现在受极端高温影响,贵州就特别凉爽。


在国外,这两年开始流行一个词,叫养老假期。以前一到夏天,欧洲人就去西班牙海岛度假,现在可能喜欢去瑞典西海岸、挪威峡湾那些凉快的地方。


还有三亚、新疆。三亚来说,有很多原因,比如现在很多人都不方便出国,会把消费力释放在三亚。三亚还是有自己的稀缺性,沙滩放在东南亚就这么回事,但在中国就是最好的。


许多游客在三亚湾海边休闲度假


Q3

下半年的住宿业发展怎么看?


杨介夫

玖宿咨询创始人

一线城市酒店投资者


无论是对大集团,还是小集团、单体酒店投资人来讲,今年的变化并不是太突出,都很保守。不像去年和前年一样,盲目地去进入市场。今年的主基调是保持现状和观察。


除了北京,我们在上海一些核心商圈找了6个物业,已经交了定金,下半年进入装修阶段。


它们的确定性更强,人口依然在流入。比如,北京有各大名校,医院,还有不可替代的景区资源。而现在下沉市场酒店扩张速度太快了,难度较低,物业又多,但毕竟是纯量市场,加上经济不是处于扩张阶段,积累的风险较大。


在三四线城市,回报率要高于一线城市,但现在我们宁可在一线城市求稳。


我们强调双保险,第一个保险是,在一线城市的核心商圈选择小体量的酒店;第二保险是,采用成本相对较低的无人化自助式办理,比周边酒店运营成本更低。


酒店无人化自助机


张浩熙

《旅界》主编

常驻北京


总体来说,我觉得体量不能搞太大,比较好的店型是:80—120间左右的轻中端酒店,人工成本可控,坪效高,也适合做会员体系。周边有些医院、高校、园区等通勤刚需。软性上,得有些新媒体意识了,会做直播,能展示品质,有清晰定价逻辑、标准化细节。


亚伦

资深酒店顾问

龙猫精灵酒店联合创始人


管理转型。现在中国酒店在向国外的特许经营模式看齐。以前流行委托管理模式,加盟以后必须交给品牌方来管。这是不合理的。现在品牌方自己闹人才荒,根本管不过来,而且高额管理费导致加盟商赚不到钱。我们结合了特许经营模式,可以自己管,但我们强行做培训、督导,给到帮扶。所以,管理费差不多只是其他品牌的四分之一。


专业时代到来。9月份,我们预估会有很多酒店倒闭、转让。我们现在捡漏,捡的是升级改造的酒店,投资比以前降低一半,比如我们南宁店单房正常投5万,最后3万就投了。


之前一窝蜂都去开酒店,现在酒店的房量可以满足全国6亿人出行,平均700人拥有一家酒店,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无序地发展,有些东西该淘汰就要被淘汰,现在反而专业的人有机会了。



本篇作者 | 林波 | 责任编辑 | 何梦飞

主编 | 何梦飞 | 图源 | VCG

发布于 2025-08-25 21:28
收藏
1
上一篇:准新娘必看!酒店出嫁完整流程及注意事项,细节攻略全解析 下一篇:拍案惊心!骗子瞄准新能源汽车“风口”,投资理财需擦亮双眼警惕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