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6000余座逸夫楼,揭秘其背后的建设奇迹

全国6000余座逸夫楼,揭秘其背后的建设奇迹"/

全国6000多座逸夫楼的建设,主要是由香港著名实业家、慈善家"邵逸夫先生"捐资,中国政府配套资金共同建设完成的。这是一个规模庞大、影响深远的助学工程。
具体来说,其建设过程和资金来源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邵逸夫先生的慷慨捐资:" "缘起:" 20世纪80年代,时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的金耀基先生拜访邵逸夫先生,希望得到资助兴建教学设施。邵先生深受感动,承诺捐资。 "大规模捐赠:" 邵逸夫先生以其庞大的财富,承诺在全球范围内捐资兴建教育、医疗等公益项目。其中,捐资兴建学校教学楼(即“逸夫楼”)是这项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金形式:" 邵先生的捐资主要是以港币形式捐赠,他个人出资,有时也会联合其他慈善团体或个人共同捐资。
2. "中国政府的配套资金:" "政策支持:" 在邵逸夫先生捐资的激励下,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将接收邵氏捐资作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匹配投入:" 各级政府(中央和地方)根据接收捐资的规模,投入相应的配套资金。这是确保项目能够顺利落地的关键。没有政府的配套资金,仅靠邵先生的个人捐资是难以覆盖

相关内容:


逸夫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很多大学里都有逸夫楼。

邵逸夫,邵氏兄弟电影公司创建人之一,是一位大慈善家,为慈善事业做出很大贡献,在很多大学有以他名字命名的楼和图书管。

中国有多少逸夫楼 逸夫楼的来历是什么呢?

逸夫就是邵氏影业的创始人邵逸夫先生捐款建造的建筑物,就被命名为逸夫楼, 逸夫小学. 迄今为止,邵逸夫向内地捐赠的款项已达17多亿港元,用这些捐款兴建的教学楼、图书馆、科技馆等项目已达1800多个,真的是公益大师。

“逸夫楼”的来历

逸夫就是香港电影大王、邵氏影业的创始人邵逸夫先生捐款建造的建筑物,就被命名为逸夫楼, 逸夫小学.。

迄今为止,邵逸夫向内地捐赠的款项已达17多亿港元,用这些捐款兴建的教学楼、图书馆、科技馆等项目已达1800多个,受惠的高等院校遍于内地大江南北,逸夫楼、逸夫图书馆、逸夫会议中心等等,已经如繁星般点缀了内地的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名校。另外,值得一提的还有,在长江流域遭受水灾之后,邵逸夫先生出资帮助灾区重建起118所小学,受益的灾区儿童数以万计。

邵逸夫秉承了中国人代代相传的重视教育的传统。作为父亲,他说,“我对儿子们的责任,是让他们接受最好的教育。”作为一个有数十年艰苦创业经验的商人,他则深深体会到,中国的发展,百业待兴,教育为本。多年来如此热心于教育事业,源于他常与周围人交流的一个私愿:“中华民族要繁荣昌盛,扶助教育,启迪青少年智慧,广育中华英才,至关重要。”

发布于 2025-08-21 06:28
收藏
1
上一篇:那年今日,揭秘中国为何遍地“逸夫楼”之谜 下一篇:四知精神,探析其丰富内涵与当代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