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话的铁路老物件揭秘,绚丽多彩的站台票见证历史变迁

会说话的铁路老物件揭秘,绚丽多彩的站台票见证历史变迁"/

这个标题很有意思,充满了怀旧色彩和探索欲。“会说话的铁路老物件”暗示着这些物品背后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情感记忆。“绚丽多彩的站台票从它伊始”则聚焦于一种具体的、充满视觉魅力的物品——站台票,并暗示它可能是一个更宏大故事(如铁路发展、旅行记忆等)的起点。
如果我们要围绕这个主题展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思和解读:
1. "“会说话的铁路老物件”": "站台票":作为最直接的“老物件”,每一张票都“会说话”。它记录了某个特定的时间、地点(车站)、目的地,以及一张车票所承载的旅程。褪色的票面、手写的备注、特殊的版式,都诉说着那个年代的故事。 "火车票(广义)":不仅仅是站台票,硬座票、卧铺票、绿皮车票、特殊纪念票等,都是会说话的物件,反映着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铁路线路的变迁、旅行者的身份和故事。 "铁路徽章、纪念章":这些小巧的金属或塑料物件,往往代表着某个铁路局、某条重要线路或某个历史事件,是铁路文化的浓缩。 "老式铁路地图":手绘或早期印刷的地图,展示了当时的线路分布、站点名称,是研究铁路历史的重要

相关内容:

我国彩图站台票的“鼻祖”。

前言:如果说铁路是记录社会发展轨迹的时间轴,那么铁路老物件则是重要的里程碑,是具有象征历史浓厚意味的文化符号。在珠晖区保卫里文化创意街区,一座由铁路文学作家创办的衡阳铁路老物件陈列馆里,陈列着近千件斑驳陆离的有着铁路“烙印”的老物件,在向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倾诉着百年铁路的演变史。珠晖区联合红网时刻新闻推出《会说话的铁路老物件》系列报道,深情讲述蕴藏在老物件背后的那一段段难以忘怀的铁路故事,引导参观游客从老物件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红网时刻新闻 通讯员 朱萱 衡阳报道

在衡阳铁路老物件陈列馆里,展示了几十组两百多张站台票。这里藏有我国铁路使用了近百年的软纸片的、硬纸板卡片式站台票,更多的是画面多姿多彩、色泽绚丽、印刷精美的站台票。这些彩图站台票的内容极为丰富,从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淀着千百年历史的世界自然遗产景观、万里铁路的沿线风光与火车站建筑物、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到浓墨淡抹的名人字画、巧手制作的民间剪纸等非遗项目等、令参观者目不暇接、流连忘返。然而,当人们知晓就里之后,最为令人瞩目的,却是它:我国彩图站台票的“鼻祖”。

这张站台票比常见的站台票尺寸稍微大一点儿,纸张不是其它彩图站台票所用的表面细腻的铜版纸,而是略显粗糙而且较厚的白版纸,纸质略像眼下市面上常用的高档包装用纸。票面上印有电力机车和北京城里的现代建筑群,并印有“北京站”站台票和“1984.9.15至1984.12.31使用一次有效”的字样。最为醒目的,是这张站台票的上方像一个红条幅,印着隶书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售价也由一直以来的5分钱改为0.10元。

原来,从1910年以来,全国各火车站发售的站台票都是硬纸板小卡片式,售价为5分。1984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经铁道部批准,由铁道部票据研究所设计和组织印刷,交由北京站发售了全国第一套彩图站台票共5张。从那之后,全国各地的大火车站也相继效仿,印制出绚丽多彩的各种站台票,售价也统一提高到每张1元,原先使用了七十多年的硬纸板小卡片式站台票,从此便退出了历史舞台,被内容丰富的彩图站台票替代。因此说,它是自1984年到2014年风靡全国的彩图站台票的“开山鼻祖”毫不为过。

衡阳铁路老物件陈列馆收藏的这张站台票原票是第五张。这套站台票由于当时的印刷量少、使用期短、存世量少,成为铁路老票据的收藏珍品。据悉,全套的这样一套站台票的收藏品市场售价已经高达1388元,远超八十年代邮品的价格近百倍,由此可见其稀有。而陈列馆有幸收藏到这样一件珍品并向参观者展示,也是极为难得。

发布于 2025-08-20 02:13
收藏
1
上一篇:怀旧情怀,那些年,我们怀念的站台票 下一篇:站台票根,见证时光流转的珍贵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