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东莞,这三样美食绝不能错过的味蕾盛宴

到了东莞,这三样美食绝不能错过的味蕾盛宴"/

到了东莞,这三样美食是绝对不能错过的:
1. "厚街腊肠":厚街腊肠是东莞非常有名的地方特色美食,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制作工艺而闻名。这种腊肠选用优质的猪肉,搭配秘制的香料,经过长时间的腌制和晾晒而成。厚街腊肠口感鲜美,肉质紧实,香气浓郁,是东莞美食的代表之一。
2. "道滘肉丸":道滘肉丸是东莞道滘镇的特色小吃,以其弹牙的口感和鲜美的味道而受到广大食客的喜爱。道滘肉丸选用新鲜的猪肉,经过独特的制作工艺,制成大小均匀、口感弹牙的肉丸。通常与清汤一起食用,更能体现其鲜美的味道。
3. "石龙麦芽糖":石龙麦芽糖是东莞石龙镇的特产,是一种传统的手工糖果。石龙麦芽糖以其香甜可口、口感独特而闻名,是东莞美食文化的一部分。这种麦芽糖选用优质的糯米、麦芽等原料,经过传统的制作工艺制成,口感软糯,香甜可口,是许多人童年的回忆。
这三样美食各具特色,代表了东莞的地方美食文化,是到东莞旅游时不容错过的美食体验。

相关内容:


摄影 / 王宇同

广东东莞,是一个风韵犹存的古老城镇,是一座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城市,更是一个“来了就瘦不下来”的美食天堂。


-01-烧鹅濑


大岭山烧鹅用特殊的荔枝柴烧成,皮香肉嫩、饱满多汁,鹅肉中还有着荔枝果木的香气。摄影 / 王宇同

对于烧鹅濑,东莞人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濑粉和烧鹅的相遇更是“金风玉露一相逢,胜却人间无数”的美妙。

将大鹅剖开洗净,涂上五香八角调料、缝肚、滚水烫皮、糖水匀皮、腌制后挂在烤炉里用荔枝木烘烤。鹅脂肪被高温柴火一层层逼出,各种香料香气分子趁机跑入鹅肉缝隙间,携手谱出草木与禽肉的香甜鲜美纠缠情歌。待烧鹅皮烤至红棕色时,即刻拿出,摊凉片刻后就可以斩件上台了。

冒着油光的烧鹅看起来十分诱人。摄影 / 朱锐

而在东莞人的美食宇宙观里,烧鹅的绝配必须且只能是濑粉。手工制作的濑粉更是令人欲罢不能。

濑粉和烧鹅的相遇——烧鹅濑。摄影 / 王宇同

将白米捶打成细细的粉末,在60 多摄氏度的恒温里将米浆充分搅拌,得到完美的口感和韧度。再由老师傅们将呈糊状的米浆装入特制的容器内,匀速循环地转动容器,容器里的米浆就从容器底部特制的漏片小洞中流出,一条条水流般的白嫩粉柱就自然地落入了装满热水的大锅中。

濑粉在热水池中浮起,捞出立刻放在冷水缸里过个“冷河”,风干片刻,等到老食客一来,师傅就熟练地抓起一把濑粉在热水中烫一烫,放入浓汤中,转身再咔咔把皮脆肉嫩的烧鹅斩件,拢一拢整齐铺在粉上,撒上两把碧绿活泼的葱花,一勺滚烫的鹅油酱汁淋上,吱吱作响。一碗烧鹅濑才算完成。


-02-东莞腊肠

灌扎好的腊肠挂在通风处使其风干,待到腊肠变成暗红色,肠衣变皱,就可以食用了。摄影 / 王宇同

东莞腊肠不要轻易尝试。一吃误终生,从此减肥是路人。

岭南饮食文化向来有做腊味的传统和技艺,东莞所处的地区更是因为北风较猛,晒出的腊味尤为干香,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东莞人还喜欢在腊肠中加入玫瑰露酒或米酒,让肉香中再缠绵几分酒香,像漂亮女孩脸蛋上还添两分暧昧的绯红,格外诱人。

被“矮仔祥”腊肠加持过的白米饭,好吃得让人无法形容。摄影 / 王宇同

被腊肠加持过的白米饭,更是好吃到令人热泪盈眶。原本规矩生长的白米饭终于找到它的灵魂伴侣,并结合为广东名味——腊肠煲仔饭。用半勺花生油将砂锅抹了底,一份东北稻花香或苏北兴化大米,两份清水,大火烧开后改文火,放入八九节东莞腊肠,焖上 20 分钟,满屋浓烈的酒香、猪油香混杂大米香气交杂四起,勾魂性感,足以撩动得每个肉食爱好者丧失理智,迷醉得翩翩起舞,不可自拔。


-03-鸭脚包

蒸熟后“鸭脚包”香气四逸,口感咸香无比,咬起来韧性十足。摄影 / 王宇同

在东莞,万物皆可“腊”,鸭脚包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每年秋分之后,老饕们都会去集市选购些上好鸭脚回来腌制,然后在每个鸭脚中间裹以鸭心、鸭肝、鸭肾、肥猪肉等,再用一段长长的、透明的鸭肠一圈一圈地把各种材料缠绕包好。看似全是下水的“鸭脚包”,蒸熟后却香气四逸,口感咸香无比,咬起来韧性十足,越咬越有味,用来下饭更是妙不可言。

过去村民白天忙着下地,中午无暇回家,鸭掌、内脏等物捆扎晒制成的“下饭包”,出门时随身带上几只,中午在地里生火就能烹食,美味方便。而如今这一古老而经典的美食,也成为东莞人朝思暮想的独家美味。


尽管改革开放后的东莞,更多地以制造工厂而闻名全国,但走在东莞的街头巷尾,你总能感受到这个城市古老而温暖的气息正扑面而来,伴随着其生生不息的美食文化,隽永留香。


- END -

文丨斯小乐

编辑 | 胡莙

原文取自《地道风物·东莞》有增减、改动

图书《地道风物·东莞》

本文未署名图片来源于"IC photo"或"图虫创意",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个人未经IC photo或图虫创意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发布于 2025-08-19 20:28
收藏
1
上一篇:东莞必尝十大特色美食餐厅,你都打卡过哪些? 下一篇:舌尖上的东莞,揭秘本地人私藏的5家宝藏美食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