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大学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综合性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位于河南省焦作市。
学校始建于1981年,前身为焦作市职工大学。1985年与焦作市职业大学合并办学,1986年更名为“焦作大学”。1990年河南广播电视大学焦作分校并入,1996年焦作财会学校并入,逐步形成集普通大中专教育、电大教育、职业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地方高校。
1985年迁入北校区(焦作市工业路458号),2004年启动南校区建设(山阳区人民路东段3066号),形成南北双校区格局。

办学规模与硬件设施:校园总面积 113.9万平方米(约1708亩),建筑面积约 49.89万平方米。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54亿元,图书馆藏书 160余万册(含纸质与数字资源),拥有CNKI、万方等19个数据库及《四库全书》等珍贵文献。
校内实验实训室58个、实习工厂4个,校外实习基地111个,配备先进电教室、语音室及体育场馆。
教职工801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06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439人;省级教学名师、学术技术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30余人。
全日制专科生10363名,各级各类学生总数超2万名。

学科专业与教学特色:设15个教学院部(如机电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太极武术学院等),开设56个专科专业,涵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土木建筑、财经商贸、文化艺术等10余个领域。
国家级试点:机电一体化技术(教育部教育教学改革试点)。
省级重点:生物化工工艺、市场营销(省级特色专业);建筑工程技术、旅游管理(教育部提升服务能力项目)。
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改革,拥有省级精品课程(如《三维动画》《建筑材料与检测》)和省级教学团队(生物化工工艺、应用化工技术团队)。
探索“专业+太极拳”培养模式,在舞蹈表演、旅游管理等专业融入地方文化特色。

科研与社会服务:建有省级科研平台河南省四大怀药院士工作站(专科院校首个)、河南省发动机轴体精密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市级平台19个(如焦作市柔性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近五年完成市级以上科研项目450余项,获专利680余项,成果转化成效显著(如怀药产品“三味地黄饮”、铁棍山药酒生产技术转让)。
承担省市级科技特派员计划,与企业联合开发新产品,服务地方经济。
与多氟多公司、河南中轴集团等100余家企业合作,共建“焦作大学多氟多学院”,开展顶岗实习、横向技术研发。
加入河南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联盟,与日本早稻田大学等机构开展师生互访与科研合作,服务“一带一路”倡议。

校园文化与社会声誉:
校训精神:秉承“崇学笃行,敬业乐群”,校风“勤奋、严谨、务实、创新”,弘扬“自强不息、精益求精”的大学精神。
获“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河南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就业率连续多年超95%(近1/4毕业生留焦作工作)。
知名校友包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王梦奎(名誉校长),聘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宋振骐、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等名誉教授。

学校以“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为目标,推进“五化建设”(专业特色化、管理规范化等),立足焦作服务豫西北,着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争取建成“全国知名、省内一流的高水平高职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