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助力,南昌青山湖区以“速度温度”铸就政务服务新标杆

他山之石助力,南昌青山湖区以“速度温度”铸就政务服务新标杆"/

这是一个关于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如何通过提升“速度”和“温度”来打造政务服务新标杆的案例分析。
---
"他山之石 |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以 “速度 温度” 打造政务服务新标杆"
在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政务服务是连接政府与民众的关键桥梁。如何让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舒心,是各地政府持续探索的方向。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近年来以其独特的“速度”与“温度”双轮驱动,在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群众满意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树立了政务服务的新标杆,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一、 “速度”:追求高效便捷,让办事“快起来”"
青山湖区深刻认识到,提升政府服务效率是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核心要素。为此,他们聚焦“快”字,在多个层面进行突破:
1. "流程再造,精简提速:" 深入梳理办事流程,大力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网通办”。通过流程优化,大幅减少了不必要的环节和材料,实现了“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跑”。例如,在办理企业开办、项目审批等高频事项时,通过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等方式,显著压缩了办理时限。 2. "技术赋能,智慧提速:" 积极拥抱数字化浪潮,建设并

相关内容:

近年来,南昌市青山湖区以“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表同享、AI+政务服务”为核心,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向智慧型、标准化、多功能综合体提档升级,实现群众办事“少跑腿”、基层治理“减负担”、营商环境“再优化”。

“一网通办”让群众办事更便捷

走进青山湖区市民中心,智能机器人“小赣事”正在引导办事群众扫码取号。“现在办业务就像点外卖一样方便,手机预约、扫码办理,还能实时查看进度。”工作人员小李介绍。青山湖区通过推行“不见面审批”和“全程电子化”,优化在线申报、材料上传等功能,采用“赣服通”前端申请、“赣政通”后端处理的创新模式,实现“线下跑”向“网上办”转变。以城建审批为例,全程无纸化操作使办事效率提升20%。

在便民服务方面,依托江西政务服务网和“赣服通”平台,2024年电子证照调用量达38.97万次,调用率56.23%。同时深化“就近办”改革,分两批公布镇街、村(社区)服务事项,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

“一网统管”实现城市治理智能化

“这个系统比人眼厉害多了。”值班员小陈演示了“娱乐场所未成年人禁入智慧监管系统”,“一旦发现未成年人进入,系统立即自动报警,监管精准度提升90%。”据介绍,青山湖区依托“一网统管”综合应用平台,深度整合公安、综治、城管、应急、教育、商务等多部门5400余路视频点位数据,视频在线率达95%。平台通过智能算法实现跨部门数据共享,构建全要素、全场景、全流程的智慧治理体系。

在应急管理方面,2025年以来系统累计产生3300个预警线索,强降雨期间精准推送36条内涝预警。目前上线了76种算法覆盖13个应用场景。与区委政法委协作升级的智能平台,整合7000路视频监控,新增市容识别、街面秩序管理等功能,推动社会治理从“人海战术”向“智慧防控”转型。

“一表同享”为基层干部减负松绑

imgarr

“通过‘一表同享’系统将基层报表从1507张压减至281张,压减率达81.3%。”青山湖区政数局党组书记付文辉介绍,作为全省改革试点,青山湖区通过数据治理,完成120多万条“人、房、企”数据的清洗入库,重点归集民政部门高龄、特困、低保等五类高频数据,确保数据完整准确。

为推进系统落地,目前全区已开展30余场培训,建立932个基层填报账号,实现乡村两级全覆盖。这一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了基层“填表多、填表烦”的问题,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精力投入到为民服务中。

“AI+政务”推动服务质效新跃升

2025年2月,青山湖区完成DeepSeek大模型本地化部署,开创“AI+政务服务”新模式。“通过构建企业画像模型,实现政策精准匹配和‘政策找人’,大幅提升企业获得感。”青山湖区政数局政务数据保障中心主任熊新斌介绍,在具体应用场景中,以演出报批场景为例,一份90页剧本的审核时长从3小时压缩至5分钟,效率大大提升。

“我们要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打造有温度的智慧政务。”青山湖区政数局局长汪懿表示,通过系列改革创新举措,青山湖区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智办”升级,让政务服务既有速度又有温度。

原标题:《他山之石 |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以 “速度+温度” 打造政务服务新标杆》

发布于 2025-08-16 07:28
收藏
1
上一篇:揭秘江西省会南昌,名字由来背后的历史故事 下一篇:大美中国探秘之旅,南昌县惊艳亮相,这些绝美风光你绝对没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