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线无人驾驶新体验,16分钟畅行,与传统地铁乘坐有何差异?

浦江线无人驾驶新体验,16分钟畅行,与传统地铁乘坐有何差异?"/

无人驾驶的浦江线(上海地铁16号线北段)已经正式开通运营了!这确实是上海轨道交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我们来详细聊聊它:
"1. 无人驾驶是什么意思?"
无人驾驶(更准确地说是“全自动运行” - 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 ATO)意味着列车从自动驾驶、自动加减速、自动开关门到精准停站,全程无需司机在驾驶室进行干预。列车的运行完全依靠先进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如上海地铁采用的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 - CBTC)和地面信号系统来精确控制。
"2. 浦江线无人驾驶的特点:"
"全自动运行:" 列车按照预设的线路和时刻表自动运行,速度、加减速、开关门等动作都由系统精确控制。 "更高的自动化水平:" 相比之前的线路(如早期采用ATP/ATO但仍需司机监控操作),浦江线的无人驾驶等级更高,司机(如果未来保留)可能仅负责监控和应急处理,甚至可能取消司机室(采用驾驶舱一体化设计)。 "潜力更高:" 全自动系统理论上可以实现更高的发车间隔(提升运能)和更精准的运行,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延误。
"3. 全程16分钟:"
这条新建的浦江线北段(顾村公园站至沈杜公路站)是16号线的延伸,

相关内容:

今天早上5点40分,随着首班车从起点站汇臻路站驶出,宣告上海首条胶轮路轨全自动无人驾驶APM线(旅客自动运输系统)——浦江线正式通车试运营。浦江线开通以后,闵行浦江镇周边社区到市区更加方便了,整个行程耗时16分钟左右,平均每两站间的行驶时间为2-3分钟左右。至此,上海轨道交通全网络运营线路总长增至673公里,车站数增至395座,换乘车站增至53座。

如今,在每个工作日,有超过千万人次选择通过地铁出行,最高峰值达到1235万人次。到2020年底,上海将建成总规模18条线路、总里程超过800公里、500余座车站的庞大轨道交通路网。

乘坐体感和传统地铁不同

APM浦江线作为末端客流收集、解决浦江镇社区居民最后1公里出行的APM线(旅客自动运输系统),和传统地铁相比存在不少差异。

在轨道交通里,APM是绝对的”小弟弟”,距离短、车身小、中运量载客少、启动和停车加速快,且使用橡胶轮相比钢轨更富弹性。因此,从记者和今天乘客的反馈来看,乘坐体感和传统地铁不同,更接近于公交车。浦江线开行中乘客须抓牢扶手,保证安全。而在浦江线车厢连接处,受列车较小的转弯半径限制,转弯时空间压缩,有一定风险,乘客不可在此处站立停留。

浦江线全自动无人驾驶,乘客在车站、列车的出行全程,都主导自助化服务,也需要乘客尽快掌握相关自助设备的使用方式,尽快熟悉换乘和出行路径。

浦江线开通试运营初期,全线全天单一交路运营,其中工作日列车最短运行间隔为高峰时段3分20秒,双休日全天均匀间隔6分钟。全列车4节编组,中间贯通以均衡车厢内客流。全列车额定载客568人、满载726人。

除了既有的地铁A型车系统(即:上海轨道交通1、2、3、4、7、9、10、11、12、13、16号线)、C型车系统(即:上海轨道交通5、6、8号线)、高速磁浮系统(即:上海磁浮线)、现代有轨电车系统(即:张江有轨电车,非上海地铁管辖),上海轨道交通系统制式的类型从今天起将又增加1种——APM系统(即浦江线),共计5种轨道交通系统能够适应不同运量的客运需求。

其中,地铁A型车、C型车系统均属于大运量公共交通系统。而APM浦江线、磁浮线和有轨电车系统均属于中低运量系统。

减缓高峰期的过度拥挤,正是地铁人的“头号任务”

“上海地铁发展的初衷就是为了解决城市交通难,”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邵伟中介绍,上个世纪8,90年代上海南北方向的道路是最拥堵的,因此1号线当时被命名为“南北快速轨道交通线”。1990年,上海地铁正式开工建设;历时三年,1号线南段锦江乐园至徐家汇通车试运营,上海几十年的地铁梦终于实现。

邵伟中告诉记者,如今在工作日高峰期,多条线路满载率超过100%,也就是说,到达的列车不能全部载走等待的乘客。减缓高峰期的过度拥挤,正是地铁人的“头号任务”。根据计划,上海地铁将在2018年实现中心城所有线路的最小行车间隔3分钟,同时既有线路实现增能10%。

“增能不是简单增加列车的数量,”邵伟中说,这是一项横跨多部门的工作,比如,需要结合票务大数据,分析出高峰期每个单位时间、每条线路、每一区段的密集程度,在通过大量计算、不断优化后,初步编制出运行图;还要根据图纸进行实际测算,并根据现场设备、司机轮班、客运组织等具体情况对行车计划进行修改、调整。

其实,在部分时段供不应求的同时,不少线路全天的满载率只有20、30%。邵伟中坦言,如何提高列车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等,都值得向国内外同行学习。

据悉,去年申通地铁集团荣获了第十七届“全国质量奖”,成为境内行业首家、该届上海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他们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顶层架构设计,优化网络、线路、车站三级管理体制,强化网络统筹协调指挥能力。

文丨文汇报记者张晓鸣

图片综合网络

编辑丨Jocelyn

为你推荐

发布于 2025-08-16 03:12
收藏
1
上一篇:广州地铁收费标准解析,官方回应破解收费混乱疑云 下一篇:7号线APM线乘客满意度领先,1号线5号线延误频发扣分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