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探寻老区里的独特“特色宝藏”

内蒙古呼和浩特,探寻老区里的独特“特色宝藏”"/

我们来一起探索内蒙古呼和浩特这座老区里的“特色宝藏”。
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虽然常被称为“老区”(这里可以理解为具有光荣革命历史传统或发展历程较长的地区),但它绝非沉寂,而是蕴藏着诸多独特而迷人的“特色宝藏”。
以下是一些呼和浩特作为“特色宝藏”的体现:
1. "深厚的历史印记与红色文化 (Historical Imprints and Red Culture):" "大召寺 (Dazhaosi Temple):" 建于明朝,是呼和浩特最早兴建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之一。寺内的大银佛、龙雕金佛等都是珍贵的文物,见证了蒙古民族与藏传佛教的融合历史。这里是了解蒙古族宗教文化和建筑艺术的重要窗口。 "席力图召 (Xilitu Monastery):" 与大召寺齐名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以其宏伟的建筑、丰富的壁画和重要的宗教地位而闻名。历史上,这里是蒙古地区重要的宗教、文化中心,也是了解蒙古族社会生活的重要场所。 "归化城历史街区:" 这里曾是清朝归化城(呼和浩特旧称)的核心区域,保留着一些历史建筑和街巷风貌,是触摸城市历史脉络的地方。 "红色印记:"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的地方,呼和浩特也承载着一定的革命

相关内容:

图为活动现场。康弼程 摄

图为活动现场。康弼程 摄

图为活动现场。康弼程 摄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11月1日电(康弼程)11月1日,2024老区特色产业博览会(特产大会)暨地方特产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发展大会,在呼和浩特市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本次大会聚焦老区特色产业与地方特产,为乡村振兴发展搭建了重要的交流与合作平台。

大会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参展商及专业观众共计千余人先后现场参加活动。各类民族特色产品和地方特色产品品类丰富,琳琅满目。从各地老百姓赞不绝口的烧麦、羊杂、蒙餐等特色餐饮系列、农牧民自产自销的牛羊肉、乳奶制品等特产食品,再到工艺考究的地理标志产品、精巧别致的工艺美术品、旅游纪念品、老区特色文化产品等,无不体现出老区丰富的物产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特色产品不仅是老区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

同时,博览会现场设有老区特色产业形象展区、老区精神和红色文化展区,以及银行、保险、证券、物流、电商、快递等产业链供应链企业展区。

本次大会的顺利开展,不仅为老区特色产业提供了展示窗口,让更多人了解到老区的独特魅力和优质特产,同时通过交流合作,整合各方资源,推动了老区特色产业链的进一步完善,促进产业升级,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老区落地生根,为老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内蒙古地方特色产品联合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郭浩东表示,这场博览会是一次集洽谈、订货、交易、合作等为一体的品牌博览会,赢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今后将会多次举办系列活动,不遗余力地助推全区全国地方特色产业和民族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

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办公室主任李学峰,中国县镇经济交流促进会副秘书长、特色产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谌建章,全国工商联农业产业商会副会长赵学生,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副所长刘志杰等来宾出席此次活动。(完)

发布于 2025-08-15 15:58
收藏
1
上一篇:探寻佛山绿色发展奥秘,揭秘48岛绿色秘境 下一篇:呼和浩特武川县独特特产首次扬帆海外,开启国际化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