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济中学高三学生登鹳雀楼祈愿。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元旦前一天,山西永济中学全体高三学生登鹳雀楼,齐声吟诵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千古绝句《登鹳雀楼》,一起加油打气,祈愿来年金榜题名。
鹳雀楼是永济人的文化地标和精神坐标,新年登高更是当地人祈福的重要仪式。
视频加载中...
鹳雀楼,因时有鹳雀栖息而得名。据史料记载,鹳雀楼始建于北周,存世700余年,元初废毁于战火。鹳雀楼初建应是一座军事瞭望楼,原楼高约30米,在古代算是一座宏伟的建筑了。
鹳雀楼所在的永济古称“蒲州”,位于黄河中游大拐弯处,秦晋豫三省交汇处。唐代除了东都洛阳和西都长安之外,唐玄宗开元年间还曾在蒲州短暂设立过中都,可以说,唐代是永济的“高光时刻”。唐代诗人辈出,鹳雀楼成为诗人才子的赛诗楼,尤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最负盛名。

鹳雀楼平流雾景观。
20世纪90年代初,永济为了发展旅游产业,振兴地方经济,决定重建鹳雀楼。
“鹳雀楼在元初毁于战火以后,再没有找到重建过的相关资料,历史典籍和地方志中只有粗略记载。这就为鹳雀楼的复原设计、施工工艺带来了困难。”鹳雀楼复建工程指挥部副指挥、原永济市旅游局第一任局长仝毅介绍。
为了复建鹳雀楼,当地了省内最好的设计和施工团队,专家小组先后到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等考察学习,经过五年筹备,五年施工,克服种种困难,2002年,一座仿唐高台楼阁重现黄河岸畔。

鹳雀楼日落景观。
登鹳雀楼看什么?
一看壮观的仿唐建筑,二看唐代彩画艺术,三看长河落日。
鹳雀楼以高台为基,外观四檐三层,台基三层,楼身六层,总高73.9米,设计完全仿唐,除了梁架、柱、斗拱是钢筋水泥外,其他全是木料。
值得一提的是,鹳雀楼的油画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全部采用唐代彩画艺术,图案色彩华丽绚烂、线条刚劲有力、花纹丰富多彩。“鹳雀楼的高度、体量和彩绘,在复建的历史名楼中都是首屈一指的。”仝毅颇为自豪。

鹳雀楼建筑局部。
近段时间,国产游戏《黑神话·》爆火,鹳雀楼作为取景地之一,收割了一波“流量”。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登高望远,感受这座黄河小城的文化魅力。
永济历史文化厚重,现存各类文化遗址、宝寺名刹、亭台楼阁417处,其中国保单位8处。当前,永济正打造以鹳雀楼、普救寺、唐开元大铁牛、蒲州故城遗址为代表的西部历史文化旅游板块。
“我们努力将‘流量’变‘留量’,让永济的文旅事业能更上层楼,让游客在永济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永济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薛翠凤表示。
“金台观晋”是人民日报社山西分社着力打造的新媒体品牌专栏。我们努力以人民日报的大格局观察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布局,努力呈现一个真实客观的山西。
监制:刘鑫焱
本期策划:付明丽
记者:付明丽
摄像:王帆、马梦迪、王龙、柳峰峰、展海雷、陈春明、赵玉祥
剪辑:王帆
出品:人民日报社山西分社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山西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