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安济桥),千年古桥的传奇与辉煌

赵州桥(安济桥),千年古桥的传奇与辉煌"/

我们来聊聊赵州桥,也被称为安济桥。
赵州桥(Anji Bridge)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敞肩石拱桥。它位于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横跨在洨河(Xiao River)之上。
以下是关于赵州桥的一些关键信息:
1. "建造时间与地点": 始建于隋朝(公元605年左右),由著名匠师李春(Li Chun)设计并主持建造。 位于河北省赵县洨河上。
2. "结构特点": "单孔敞肩式石拱桥":这是赵州桥最核心、最独特的结构特点。它不是传统的实肩拱桥(桥拱两侧是实心的),而是在主拱券的两端各设两个小拱,在中间的较大拱券上又设两个小拱。这种设计称为“敞肩式”。 "主拱跨度大":主拱跨度达到37.02米,在当时是极其惊人的。 "拱圈低而平":桥面坡度平缓,桥身低矮,便于通行和通行船只。 "材质":主要由石块砌筑而成,结构坚固。
3. "历史意义与价值": "中国桥梁史

相关内容: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坐落在河北省南部的洨河上,洨河流经赵县。建于隋代大业年间(公元605-616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赵州桥长50.82米,高7.23米,宽9.6米,跨度为37.02米,该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大弧形石券横跨洨河上,经历了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袭击,一直没有间断过为南北交通运输服务。

它的设计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圆弧拱形式,改变了我国大石桥多为半圆形拱的传统。实现了低桥面和大跨度的双重目的,桥面过渡平稳,车辆行人非常方便,而且还具有用料省、施工方便等优点。(2)采用敝肩。增加泄洪能力,节省大量土石材料,减轻桥身的自重,增加了造型的优美,减少主拱圈的变形,提高了桥梁的承载力和稳定性。(3)单孔。采用河心不立桥墩,使石拱跨径长达37米之多,这是我国桥梁史上的空前创举。

相传在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地方,有一条大河,名叫洨河。发源于河北西部的井陉山。在古代它的水势很大,每逢夏秋两季大雨来临,雨水和山泉一并顺流而下,沿途又汇合几条河水,形成了汹涌的洪流。因此,洨河两岸的居民和来往的行人,都感到非常不便。赵县人民的这个困难,被著名的工匠祖师鲁班知道了。他特地远道赶来,施展出卓越的技术,在一夜之间就造好这座赵州大石桥。赵州桥造好的消息,很快地传遍了四方。远近居民都怀着惊喜的心情,争先恐后地前来参观。这个奇迹甚至惊动了“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在驴背的褡裢里一边装上了“太阳”,一边又装上了“月亮”,要在桥上走过。这还不算,张果老好似存心要和鲁班开个玩笑,他又约了柴荣,推着载有“五岳名山”的独轮车,一道来到桥头,开口便问这桥能不能让他们两人同时行走。这时,鲁班刚把大桥修好,正十分得意,便很不以为然地说:“这么坚固的石桥,还经不起你们两人走么?”不料他们上桥以后,把桥压得摇摇欲坠。鲁班一看情况不妙,赶忙跳下桥去,用手使劲托住桥身东侧,才使这两位仙人带着日月和五岳名山顺利通过。从此,桥上留下了几处人们津津乐道的“仙迹”;张果老的驴蹄印和斗笠颠落压成的圆坑;柴荣因推车力过猛,一膝着地压成的膝盖印和车道沟;还有鲁班托桥的手印。后来,除了因为东侧一度塌毁,手印已经不见,其余的“仙迹”都留存下来。

赵州桥处处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工匠们的聪明才智,象赵州桥这样古老的大型敞肩石拱桥,在世界上相当长的时间里是独一无二的。在欧洲,公元14世纪时,法国泰克河上才出现类似的敝肩形的赛雷桥,比赵州桥晚了700多年,而且早在1809年这座桥就毁坏了。

发布于 2025-08-14 03:28
收藏
1
上一篇:"网络流行语‘破防’,揭秘网络时代的心理防线崩溃 下一篇:千年古桥赵州桥,安济桥、大石桥的洨河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