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床单更换疑云,一间房净赚12元,为何洗一次床单竟成8元打水漂?
酒店不愿意换洗床单,即使单间利润看起来不高(12元 - 8元洗涤费 = 4元净利),背后有多重原因,单纯从这4元的净利来看并不足以支撑频繁更换的决策。主要原因包括:
1. "成本不仅仅是洗涤费:"
"人力成本:" 换洗床单需要员工花费时间,包括准备新床品、撤下旧床品、清洗、晾晒/烘干、再铺上新床品。这涉及到人力成本,而不仅仅是洗涤费。如果按小时计算,这4元的利润可能连员工的部分时间成本都覆盖不了。
"水电能源成本:" 清洗床单需要消耗水、电(如果使用烘干机),这也是运营成本的一部分。
"物料损耗:" 床单在洗涤过程中可能会有损耗,如破损、褪色等,需要准备备用。
2. "卫生标准与法规要求:"
"法律法规:"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关于酒店卫生标准的法律法规,要求客房用品(尤其是床品)必须定期更换清洗,以保障住客的健康和安全。不按规定更换可能会面临罚款甚至吊销执照的风险。
"品牌/连锁标准:" 大型连锁酒店通常有严格的内部卫生标准和服务规范,必须按规定频率更换床品,这并非出于盈利考虑,而是品牌声誉和合规性的要求。
3.
相关内容:
每经记者 项义妹 每经实习编辑 任芷霓
“五星级酒店,你为啥不洗床单?”因为“小床单”背后是“大成本”。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有业内人士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华住集团,每间客房每天净利润11.91元,如果把一屋子的“布草”洗完,8元就没了。
然而,问题的关键是,在床单和成本之外还有一件更大的事情要解决,那就是,消费者的健康和利益应该如何保护?
酒店面临成本压力
床单1.5元、被套2.6元、枕套0.6元,浴巾1元,面巾0.5元,护垫5元……这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佛山一家酒店的布草洗涤结算单了解到的价格情况。
所谓“布草”,是指酒店、饮食、美容美发等服务性行业使用的床上用品、毛巾、台布、窗帘、椅套、地毯等各种纺织用品的总称,护垫是指床垫上面的薄垫。事实上,除非出现明显污迹,酒店基本上不会清洗护垫。所以除去护垫,算下来该酒店一整套布草洗涤单价仅为6.2元。
不过,华美酒店顾问机构首席知识官、高级经济师赵焕焱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对于快捷经济酒店等中低端酒店,洗涤费用在成本中占比不小,仅次于租赁成本、人工工资和能耗。
他向记者算了一笔账,旗下拥有汉庭、全季、宜必思等多家知名酒店的华住集团在2017年第二季度的净利润为3.9亿元,客房总数为35.95万间,一个季度按92天计算,大概得出集团层面平均每间客房每天净利润11.91元,相比之下,8元左右的布草洗涤费用便不小了。“我注明集团层面,与具体酒店有差异,但是可以说明问题。”赵焕焱称。
记者了解到,一般高端酒店会自行设置洗衣房,不过人工也是第一大成本,而在入住率不稳定的情况下,更面临着较大的成本压力,所以现在更多的高端酒店都将布草洗涤业务外包出去。
上述提供布草洗涤单价的酒店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酒店收益主要取决于平均房价和出租率,而这两个数据一般是互成反比的,酒店房价越高,出租率会相对越低,因此要获得最大的收益,必须制订一个合理的酒店房价。“但是近年来酒店的出租率相对较低,而房租、人工等成本费用是固定的,所以面临着一定的成本压力。”
布草洗涤行业无序竞争
据国内洗涤行业首家新三板上市公司瑞丽洗涤(830907,OC)在2017年半年报中称,目前,我国的公共纺织品洗涤业正处于发展的阶段,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竞争非常激烈。随着洗涤行业市场的不断发展,加上洗涤行业准入门槛较低,众多企业将进入这个市场并拓展业务,企业均采取低价竞争策略,因此给行业带来无序竞争压力。
广东省洗染行业协会秘书长施剑荣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由于目前布草洗涤价格较低,在环保成本和人力成本飙升的情況下,越是正规的洗涤工厂面临的成本压力越大,这就滋生了一些小工厂为了获取利润而采用不正规的方法工艺来进行清洗,如本该至少三次的漂洗,一次或者两次完成,或者采用自行开发的不合格的清洗配方进行清洗,甚至以不洗、净烘、净烫充洗。
“随着环保监管趋严,部分小工厂没有达到环保标准,只能被淘汰,或者在夜间开工,尤其是在北京等地,所以整个行业内布草洗涤服务的供应都比较紧张。”施剑荣认为,这是酒店不换洗床单的原因之一。
去年底,广东省出台了国内首个《商业布草洗涤资质要求》团体标准,要求商业布草洗涤企业应持证经营,开业至少持有营业执照和环保许可证。而加工工艺要求包括使用符合要求、检验合格的产品原料进行加工;禁止使用强酸、强碱,对人体有害的原料清洗布草;没有使用对环境造成污染等国家和地方禁止使用的原料进行清洗加工;对布草的洗涤按照主洗、漂洗、后处理的基本工艺进行;不同用途的布草(例如房间布草和餐饮布草)必须区分洗涤等。
施剑荣称,要解决质量问题一方面需要引导正规企业守法诚信经营,另一方面要把违规经营的企业纳入规管范围,对违法经营和长期扰乱市场秩序的“黑厂”由多部门联合进行查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