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与贵州,一水一山,两地地形鲜明对比展现我国地理奇观

江苏与贵州,一水一山,两地地形鲜明对比展现我国地理奇观"/

您说得很有意思,江苏和贵州确实是中国地形地貌差异非常显著的两个省份,可以说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江苏省 (Jiangsu Province):" "地形特点:" 地势总体低平,自西向东呈阶梯状下降。绝大部分地区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洼,河网密布。北部有连绵的丘陵(如云台山),但整体上是中国地势最低平的省份之一。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米以下,最低处甚至低于海平面。 "气候水文:" 水网密布,河湖众多,素有“水乡”之称。受长江和淮河影响,水资源丰富。 "经济特征:" 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以平原和低地为基础发展了密集的农业和高度发达的工业、城市化。
"贵州省 (Guizhou Province):" "地形特点:" 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是中国地势最高的省份之一。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表崎岖,山峦重叠。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90%以上。著名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形成了独特的峰林、峰丛、溶洞、地下河等地貌景观。 "气候水文:" 高原山地气候,气候垂直差异明显。降水充沛,河流众多,但河流深切,形成“地无

相关内容:

我国地域广阔,地形复杂多样:高原、盆地、丘崚、沙漠、湖泊、平原等各种地貌尽在其中。而且,多数省份的地形兼顾几种,不知你是否关注过其中两个省的地形则是完全不同,那就是没有平原的贵州省和全是平原的江苏省,不信的话我们可实地考察一番。

先看江苏省:

江苏省总面积约107200平方公里,其中86.89%的面积是平原,其余的13.11%则是丘陵或山地。

江苏之所以能形成如此地貌,我国的三大河流——黄河、长江和淮河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黄河在历史上的多次改道,它携带的泥沙在江苏境内沉积下来,从而形成了苏北平原。同样,长江、淮河流经江苏时的沉积也逐步形成黄淮平原、江淮平原、滨海平原及长江三角洲平原等。长此以往,这些平原区域彼此在全省内又相互连接到一起,最终把江苏全省演变成为了一个平原大省。

正是由于江苏全平原的地理优势,为其经济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比如:那里不但有肥沃的土地,还便以大型机械的耕作,为农业的稳产高产奠定了良好基础;一马平川的地形为公路、铁路等基础交通设施的建设又可以节约大量成本。还能很快地把各个区城的贸易流通串连起来,从而带动全省经济的共同发展。

不得不说,江苏省的经济发展能够名列全国前茅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因素。

再说贵州省:

提起贵州,在大家心目中往往会联想到我国欠发达的西部地区。虽然西部省份深居内陆,以高原、山地为主,但也有成都、河套和关中这三大平原所在。相比之下,贵州省的地貌则更为特殊,因为它不仅是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地形的省份。

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总面积176167平方公里,境内92.5%为山地和丘陵,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其中高原、山地占总面积的87%,丘陵占10%,盆地和河谷平原仅占3%。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

全省地貌概括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最高点为西北部乌蒙山脉的韭菜坪,海拔2900.6米,最低点为黔东南黎平县水口河,海拔147.8米,可见其地形起伏有多么显著。而境内的喀斯特地貌更是分布广泛,地形也破碎,起伏还剧烈,从而形成了"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特点。这也直接制约了贵州省生态、农业及经济的发展。

纵观两个省份的地理特点,就不难看出从某些方面我国东西部经济差异的自然条件。尽管西部地区的发展缓慢了些,如今有国家对西部省份的政策优惠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针对性道路,相信西部欠发达的历史在不久的将来会重新改写。

发布于 2025-08-12 00:13
收藏
1
上一篇:从立体地形视角解读,探寻我国地形最优省份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