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10万平方公里喀斯特地貌成就“公园省”之美誉

贵州,10万平方公里喀斯特地貌成就“公园省”之美誉"/

贵州省被称为“公园省”,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1. "世界级的喀斯特地貌景观:" 贵州拥有中国乃至世界上面积最大、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域。根据您提供的信息,其喀斯特地貌面积达10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0%以上。这包括了峰林、峰丛、石林、溶洞、天坑、暗河等多种形态。这种壮丽、奇特的景观本身就是巨大的旅游资源。 2. "丰富的自然生态系统:" 除了喀斯特地貌,贵州还有高原山地、河谷、森林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孕育了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这里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茂密的森林植被,以及众多珍稀动植物物种,为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3. "高比例的森林覆盖率:" 贵州省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优良,空气清新,水质较好。这为发展以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为主题的“公园”提供了基础。 4. "“公园省”的提出与定位:" 早在20世纪90年代,贵州省就提出了“公园省”的概念,并将其作为重要的省域发展战略。这一定位旨在充分发挥其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绿色产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5. "“公园”的广义理解:" 在这里,“公园”并非仅指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公园,而是泛指

相关内容:


“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这句宣传语让人对贵州的美丽心生向往。 贵州更贴切的名号却是“公园省”,全省就是一个大景区、一个国家公园。

贵州为何能被称为“公园省”呢? 贵州的地形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地、丘陵面积占据了贵州总面积的97%,只有3%的面积是平地。 这种地形决定了贵州大部分面积不适合发展种植业,从而保留了大量的自然景观。

相比之下,黑龙江、吉林、河北等省份的平原面积较大,因此大部分地区都可能用于种植水稻或小麦,无法成为“公园省”。 贵州生态自然好。 贵州地处西南地区,降雨量丰富,植被茂密。

贵州的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了62%,位居全国前六。 而新疆、内蒙古等地的沙漠、戈壁或黄土高坡虽然壮丽,但也反映了该地区生态脆弱,植被覆盖率低。

第三,贵州省大部分地区为喀斯特地貌区,地质景观十分丰富。 贵州62%的土地都是喀斯特地貌,总面积达10.91万平方公里,居全国之首。

喀斯特地貌的自然景观更加丰富,极具观赏价值。 由于贵州旅游业开发较晚,经济落后,资金不足,交通长期落后等原因,使得大量的景观未能得到开发。

目前,贵州只有4个世界自然遗产,9个国家5A级景区,130个4A级景区、1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 总体而言,数量还是偏少。

但贵州正在积极开发景区,修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网络,申报更多的国家级公园。 目前,贵阳已经建设了超过1000个公园,成为了中国几个“千园之城”之一。

阿哈湖、观山湖、黔灵山、花溪湿地等公园的面积都非常大,游览价值也高。 互动问题:如果你有机会去贵州旅游,你最想去哪个景区?为什么? 金句:贵州,一个“公园省”,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人间仙境。

发布于 2025-08-12 00:13
收藏
1
上一篇:贵州,地理归属之谜——四川还是云南?揭秘贵州气候与地貌特色 下一篇:多彩贵州气象画卷,揭秘贵州的多彩底色与气候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