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位于内蒙古东部,这里有一所叫赤峰学院的学校,现在正申请改名赤峰大学。如果成功,它将成为内蒙古首个用城市名字命名的本科院校。目前内蒙古大部分高校名里都有"内蒙古"三个字,集中在首府呼和浩特和包头通辽,赤峰过去没这么厉害的大学。这事最近引起不少人讨论,有人支持有人质疑。
赤峰学院2003年刚成立的时候,是由五个专科中专合并来的。以前名字叫昭乌达盟师范专科学校,昭乌达是蒙语"百柳"的意思。现在学校有二十几个学院,招五千六百多个专业,一万四千多学生。特殊教育是他们的强项,整个内蒙古只有他们教这个。还有蒙古语文和医学也很厉害,特别是蒙医,跟当地文化挺搭的。

内蒙古的大学生好像没其他省份多,赤峰这儿每年能考上的也不算太多。学校想改成大学,可能是为了招更多学生,或者让名字更响亮些。不过要改名得符合好多条件,硬件软件都得达标。现在教育部有明确标准,比如硕士点数量、科研项目这些得够数。赤峰学院2018年拿到硕士授权,去年开始申请改名。
听说有些学生觉得改名挺好,以后找工作名片上印赤峰大学听起来体面。也有人说名字改了教学质量还是老样子,光改名字没用。还有人提过要不要叫赤峰师范大学,毕竟他们师范专业占一半。不过最后学校还是决定往综合大学方向走。
医学那边四个学院撑起半边天,临床医学这些就业率还行。蒙医学更是特色专业,能拿政府补贴。但问题是内蒙古整体生源在减少,很多孩子选择去外省读书。学校得想办法留人,不然就算改名了也没学生来读。

市里好像也在推这件事。赤峰是红山文化发源地,用城市名办大学可能对文旅结合有帮助。就像西安有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和大学互相宣传。但内蒙古其他地方肯定有意见,毕竟教育资源本来就不多,每新增一所大学都要争资源。
特殊教育专业全国少有,但他们设备可能不如大城市学校先进。老师说是自治区唯一培养特殊教育老师的学校,但具体有多少毕业生留在本地工作不太清楚。蒙古语文专业倒是跟当地需求对得上,但学的人会不会太窄了?这些专业方向需要仔细考虑。

现在改名还在评估阶段,不知道能不能通过。就算通过了,名字改变后教学质量、就业情况这些才是关键。光改个名字对学生家长没实际好处,得看学校未来几年能不能真正在排名和就业上进步。这事最终结果可能关系到内蒙古其他小城市会不会也申请改名大学。